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民警和网格员一起开展日常走访
围绕持续完善“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闭环工作体系,今年以来,涪陵区积极探索以“警格+网格”为代表的分格施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镇街实战能力,推动基层治理实现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传统治理到智能治理的三个转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7月12日晚上7点30分,敦仁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接到太平街社区的夜市管理上报事件,工作人员现场“一键调度”,不到十分钟,辖区派出所民警、街道综合执法岗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抵达现场,共同展开处置,包括环境卫生、摆摊规范、噪声扰民等内容,和原来相比,事件调度响应速度提升1倍以上,办结提前1至3天。
敦仁派出所民警刘洋介绍:“像这样的事件,按照以前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人力浪费和相关工作任务短期重复多次处置的情况,‘警网融合’过后,我们多方力量协同配合,处置事件更高效也更有力,达成了‘1+1>2’的效果。”
除了快速处置,警务工作与社区管理还实现了无缝衔接,敦仁街道29个警格对应融入106个社区网格,民辅警和网格员共同落实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一标三实”登记、日常走访等多元化服务。截至目前,已走访服务群众600余人,解决群众各类问题100余次,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余起,辖区整体警情同比下降12%、各类纠纷同比下降13%。
敦仁街道清溪沟社区居民刘维珍点赞道:“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个电话他们马上就来给我们解决了,速度快、效率高,我们社区的人都觉得很幸福!”
敦仁街道通过机制、系统、力量、业务、治理五个融合,实现警情第一时间同步基层智治平台、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第一时间下发调度,各部门第一时间联合处置、参与人员第一时间跟进反馈。流程再造后,节省了公安机关处置后需移交通报、关注跟进多部门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
敦仁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蔺号皓表示:“各项任务和紧急事件能够得到迅速且准确的调度,保障了各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与协同作业。截至目前,联合办结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安全隐患等59件任务事件,形成了‘多方联动、效能聚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敦仁街道“警网融合”的高效运行只是涪陵以创新机制推动基层智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涪陵根据网格事件和服务对象的大数据分析,为2546个网格精准“画像”,探索不同网格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格格不同”、分格施策,搭建起以“警网融合”“党群小家”等为特色的“幸‘涪’满格”品牌项目,实现把小事化解在网格、把急事初办在网格、把难事上报在网格、把愁事关心在网格、把盼事协商在网格。
接下来,涪陵区将聚焦基层智治体系四大板块,全面承接市、区治理中心七大板块,结合实际细化跑道,分解年度目标任务,提高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水平,广泛凝聚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力量,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和平急一体快速响应等机制,逐步构建起扁平化指挥、矩阵式协同,“一贯到底、一抓到底”的治理新体系,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记者 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