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任秋菊(左)与小秦(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近日,涪陵区江北街道举行的一次扶贫助学活动中,在江北街道妇联主席任秋菊的主持下,一批来自本辖区的贫困学生纷纷上台,领取了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资助红包。
活动结束后,台下坐着的一位年轻姑娘来到任秋菊身边,将一叠钞票递到任秋菊的手中……
这个姑娘姓秦,她与任秋菊的故事还要从2007年说起。
缘起:
路遇穿破球鞋的小女孩
2007年,任秋菊在涪陵区罗云乡工作。她在一次下乡途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大冬天还穿着一双露出了脚趾头的破烂球鞋,单薄的身子背着一个大背筐,正从田间往家里走。刚刚当上妈妈的任秋菊,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
经过打听得知,女孩小秦当时在读小学三年级,家住罗云乡鱼亭子村。以前,她是一个被扔在路边的弃婴,幸亏养父捡回来收养。单身养父年老多病,干不动农活。小秦既要读书,又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养父。小秦虽然品学兼优,却肩负沉重的负担,面临失学的危险。
回到家,任秋菊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女儿,当即跟丈夫商量:“咱们资助这个孩子吧?”
“好!我们资助她!”丈夫爽快地答应了。
资助:
从“任阿姨”到“任妈妈”
任秋菊随即去商场买了新毛衣、新棉袄、新鞋子,送到小秦家里,还拿出500元,让小秦添置学习用品。同时,她联系当地企业,筹集资金3000元,帮助小秦的养父治病。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小秦完成学业。从那时开始,任秋菊担起了资助小秦上学的责任。
每学期开学,任秋菊都会给小秦送去书本费和生活费,从刚开始的每次500元,到每次1000元。逢年过节,她都要到小秦家去看望,送去米、油、棉被、慰问金和新衣物。2015年,重庆市妇联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开展一位“爱心妈妈”结对一个困境儿童的活动。任秋菊知道后,主动找到罗云乡妇联,要求成为小秦的“爱心妈妈”。
从此,小秦对她的称呼,从最初的“任阿姨”,变成了后来的“任妈妈”。小秦一家成了她没有血缘关系,却又经常走动的亲人。
几年过去了,任秋菊调离了罗云乡,可她对小秦一家的关心和帮助没有中断。每学期照样寄书本费和生活费,逢年过节照样送东西,还三天两头打电话、发微信、聊视频,询问小秦的学业,关注她的成长。
延续:
一场爱的接力
小秦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一直保持优秀的成绩。高中毕业,她考上了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某县医院找到了工作。
当天扶贫助学活动结束后,小秦拉着任秋菊的手说:“任妈妈,这么多年,是您一直帮助我成长。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这几千元,是我第一个月的工资,请转交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让我也尽一分爱心吧。”
任秋菊任江北街道妇联主席后,带头当起了江北街道的“爱心妈妈”。她说:“儿童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都很平凡,也很普通,但真心希望,用我们平凡的守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区妇联 记者 袁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