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袁镇涛,今年88岁,1949年12月参加税收工作,现为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退休干部。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税务人,1950年,19岁的袁镇涛和巴县税务局(现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巴南区税务局)的同事凭着几支小马枪和不怕难不怕死的精神,打赢了一场场“税票保卫战”。
一支小马枪 20发子弹
1949年12月的重庆,刚建立的人民政权需要经费,解放大西南的前线需要支援,工厂的产品急等完税出厂……各方面都要求立即开始征税。巴县人民政府贴出布告:沿用民国税制,立即开始征税。但人民政府的税票却赶印不及,税务所急等着税票开始征税!
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军代表王祯祥将管理税票的重任交给袁镇涛:“这是党交给你的重要任务,你必须努力完成。你要全力以赴,尽快解决税务所急等税票收税的问题。”
袁镇涛推开一间小屋的大门,傻眼了,屋内空空如也,地上只有一堆打地铺用的稻草。
“这就是票证库房?这就是我的寝室?”正当袁镇涛纳闷之时,同事许淮进屋,将一支小马枪、四夹20发子弹交给他说:“小袁,你必须保证税票的绝对安全,不能出一点问题!税票是收税的凭证,是无价证券,堪比黄金。”
想到当时收税形势非常紧迫,关系到百姓民生,关系到战线巩固,关系到企业经营,袁镇涛双手接过小马枪,将其抱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在这种紧要关头,组织把收税护票的任务交给我,这是党对我的信任,人民政府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完成好任务。”
在会票股的办公室里,袁镇涛在为税务所准备税票,他仔细地清点着税票的张数,审视顺序号与骑缝号是否一致,有无漏盖巴县税务局大印。
当年,财政部规定,地方税的税票由县税务局印制,让袁镇涛印象最深的一次税票印制工作经历就是印制县屠宰税票。为了加快税票印制进度,袁镇涛将装订剩下的零票打包封存,将石印机贴上封条后,才与工人一道,用板板车将税票拖回县局。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袁镇涛又累又冷,但为保证印好的税票完完整整、一张都不遗失,袁镇涛就披着被子寸步不离地在守在税票旁,抱着他的“小马兄弟”保护税票。
14箱税票 300斤重量
除了印制监印一部分税票,袁镇涛还需要去市里领取中央印制的税票。当时重庆处于刚刚解放的环境下,偏僻地区还有零星土匪横行,县城到市里路也难走,领税票的路程充满艰难。
1950年1月的一天,为了领取税票,袁镇涛上午7点乘坐马车从李家沱出发,经土桥,川黔公路,到黄桷垭,找到川东行署税务局,办完手续领取到一张《领据》。随后徒步走到高家庄,找到西南区税务管理局领取一张《提货单》,下午四五点钟到印刷厂领取了14箱税票。
袁镇涛找运输合作社安排一部板板车、三个人帮他拉到海棠溪汽车站。他们拉着14箱税票,一路飞跑到储奇门轮渡码头。轮渡公司值班人员却不让税票上船,理由是轮渡是小火轮,吨位很小,只载人,不准载货。
税票带不上船,愁眉苦脸的袁镇涛在河边干杵着,额头上的“川”字纹越来越深。看着天色逐渐变暗,袁镇涛决定乘坐路程耗时更长的汽车过河,然后一行人就搬起税票拉到汽车轮渡码头,天已经完全黑了,汽车轮渡也停航了。没有船也没有车,过不了河。袁镇涛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带着14箱税票该到哪里去休息,才能保障安全?
天无绝人之路。袁镇涛碰见一个名叫陈厚福的熟人,借住到陈厚福的杂货铺里。当晚,袁镇涛背抵着房门,拿出左轮手枪,披着灰军装,双目如炬地看着14箱税票,整夜未眠。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睡觉,袁镇涛说道:“为啥不敢睡?因为如果税票被偷被抢,后果不堪设想。”
10发子弹 70公里山路
除了通过乘坐马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领取税票,袁镇涛有时候还需要徒步走山路将税票运输到指定税务局。
有一次,袁镇涛接到上级税务局的电话,要求把民国时期封存的“伪税票”运输到璧山专署税务局去。当年从李家沱到璧山有两条路,一是乘汽车到渝中转乘长途汽车去璧山,另一条是从李家沱过江,走路去,为了保密,组织上选定了后者。
军代表王祯祥嘱咐袁镇涛说:“这次是走远路,还是爬山,你一个人去危险性大,得带装有10发子弹的匣子枪才能安全完成工作任务。”
那时,袁镇涛将民国“伪税票”捆成背包状,带着枪从李家沱过江,经人和、白市驿,抵达虎溪税务所已近黄昏,天黑看不清崎岖的山路,袁镇涛只得住下休息等天亮。次日天微微亮,吃了点干粮填饱肚子的袁镇涛又开始翻山越岭,经曾家场,进入青木关的大山。山路上行人稀少,让人胆怯,但袁镇涛拎着匣子枪大步往前走,过凉风垭后,徒步走过了70公里的山路终于抵达璧山专署税务局。上缴完旧票,他才发现握着枪柄的右手已经僵硬了。
税票的运输工作如此艰难,袁镇涛却说:“翻山越岭徒步走70公里路,我觉得不艰难、不疲惫,因为我始终铭记我在为新中国收税,如果我们税务人怕苦怕累不收好税护好票,那怎么对得起前线的战士们和信任我们的百姓呢?”
6名税务人勇战20名土匪
回想起当年的经历,铜罐驿税务所的一位同事给袁镇涛讲过的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这件事发生在1950年。
当年春节前的一个赶场天,巴县铜罐驿出了一件大事——控制了巴县三分之一以上城镇的土匪在打劫铜罐驿。除了抢老百姓的鸡鸭猪肉以外,因为铜罐驿没有银行,现金多的地方就只有税务所了,所以土匪把目标锁定在了税务所。
铜罐驿税务所条件艰苦,没有保险箱,收来的税款就摆在床上,床上再铺一层垫子做掩护,人就睡在垫子上,当时的税务人就用这个办法保护税款。
得知土匪盯上税款的时候,铜罐驿税务所里的6名同志决定带着税款立即撤退。税务所上边是座山,旁边只有一个山沟,顺着山沟走连着成渝铁路铁轨,没有任何退路。税务所前方是一条河。土匪从上边山上下来,税务人只有从河边走,才有躲开土匪的可能性。
铜罐驿税务所所长王积财果断地说:“撤!”
他扛着冲锋枪善后,让大家把打包的税款税票运走。大家担着麻袋,揣着枪急匆匆地往河边停泊的船只跑去。
土匪也不笨,当税务所一行人下河的时候,二三十个土匪从山上压下来。“砰砰砰”的枪声时不时响起,土匪还向船老板喊话:“把船停下来,再不停下来,老子先把你打死!”土匪人多势众,税务人一行只有几个人有枪,还背着税款税票。大家担着麻袋拼命往河边的船上跑,有枪的几个税务人在队伍最后,不时还击。终于一行人都跑上了船,船老板立即载着众人开了船。
船行至河中央,对岸的土匪突然开枪,封锁船的靠岸点。当时,江面很窄、水流急。税务所一船人要靠近岸边登陆,完全是在土匪手枪射程之内。当时税务人就和土匪相互开枪射击。土匪的枪声越来越密,王所长听枪声分析土匪枪支里有汉阳造、中正式,还有火药枪。从弹点来看,土匪开枪是为了封锁船,一般的土匪没这个枪法,王所长一边高举冲锋枪向土匪射击,一边大声喊道:“土匪里边有高人!今天我们碰到大麻烦了,大家注意节省弹药,必须谨慎!必须谨慎!”
船夫着急:“船打沉了我们咋办啊?”在混乱中,税务所会计何继樑大喊:“同志们,我们是人民政府的税务干部,税款是人民政府的钱。我们人在税款在,绝不能让土匪抢走一分钱。打沉当洗个冷水澡,钞票沉到河头都可以,绝对不能让土匪抢走一分钱。”
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坚决不能让税款落到土匪手里,最终税务所一行人一边开枪射击,一边让船夫加速行船前进,当船只远离土匪枪弹的射程范围后,税务所一行人才顺利登陆,保护好税款,没有让土匪得逞。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地方收税环境仍然危险而艰难,但正是由于袁镇涛、何继樑、王积财这样的税务人,不畏险、不畏难,把国家财产的安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成功地收好税、护好税,打赢了一次次的税票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