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受访者关注如何平衡日常课业与体育运动时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硕
视觉中国供图
体质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显示,85.3%的受访者希望所在地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65.5%的受访者认为这能促进全面发展。对于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受访者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平衡日常课业与体育运动时间。63.3%的受访者建议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
受访者中,76.1%为中小家长。00后占1.7%,90后占20.7%,80后占55.4%,70后占16.6%,60后占4.4%。
85.3%受访者希望所在地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
北京昌平小学一年级家长陆华(化名)介绍,体育一直是她孩子所在片区中考的计分科目,但分数比重一直比较低,“我希望体育能够作为计分科目纳入中考成绩,并增加分数所占总成绩的比重”。
“现在的孩子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都很少运动。”山东潍坊农村的张敏(化名)孩子读初一,她希望能尽快实现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
河北沧州市第八中学初一班主任韩齐(化名)介绍,在沧州,体育纳入中考科目已经很多年了,一共占30分。学校现在大都很重视体育科目,有的还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有针对地培养专项长。
“我非常期待体育科目更受重视。”河北南皮的廖波(化名)孩子上初一,他的孩子因为吃得比较多,运动少,又长时间坐着学习,体重偏重,他很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显示,85.3%的受访者希望所在地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其中30.4%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我身边有家长为孩子找借口逃避上体育课。”张敏认为,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也能让学校更重视体育科目的建设和发展,让家长更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陆华告诉记者,自从体育被纳入计分科目,她周围的中更重视体育锻炼了,而不是觉得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
显示,将体育科目纳入计分科目,65.5%的受访者认为能够促进全面发展,65.4%的受访者表示能促使家长、学校和重视体育锻炼,59.8%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增体质。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向记者介绍,的体育锻炼一直是在被调的,但落实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和家长更重视文化课有关。如今将体育纳入计分科目,是对体育的加,是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方针的一个重要举措。
受访者关注如何平衡日常课业与体育运动时间
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人们关注什么问题?显示,67.6%的受访者关注如何平衡日常课业与体育运动时间,64.2%的受访者关注如何规范体育课,50.9%的受访者关注具体如何计分和纳入总成绩。
陆华认为,将体育纳入评价的计分,关系着升学选拔,重要的是要保证公平公正,要有全面成熟的科目制度。另外,如果、家长和教师对体育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只是应付了事,实际效果也会折扣。
廖波担心政策执行不到位,或者后变成孩子们仅仅为了而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将体育纳入高中招生计分科目,河北南皮某小学五年级家长程女士很关注具体实行方法,“这会增加一些身体素质差的的力,而且文化课所占分值高,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各门课程所用时间非常重要”。
陆根书指出,中考对体育科目有要求,但到了高中、大学,对体育的要求就放松了,甚至没有任何要求。一旦进了高中,学业力更大,对体育也可能完全放松了。“所以除了将体育纳入高中入学计分科目之外,让保持体育锻炼习惯也很重要”。
63.3%受访者希望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教学标准
陆华认为,同一地区的学校起码做到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计分系统,在中考的体育环境上,要有合适的考场、科学合理的计分方式,以及完备的考务工作系统。“项目希望能更多元化,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考察的体育锻炼况,让他们更重视体育课”。
“现在很多学校聘用体育老师都很随意,有的老师本身体育素养就不高,上课也不认真。”张敏认为,针对体育老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投入,让们有机会多接触不同的锻炼方式。
廖波认为,现在孩子们基本没有时间运动,学校体育课的安排应该突破统的一周两节的模式,“我认为每天都应该有一节体育课。运动会也可以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
韩齐认为,让体育纳入计分科目达到预期效果,就要真正重视和行动起来,“不仅要重视平时的体育课,还要呼吁大家在课余时间也加锻炼。让们不仅仅是为了后的30分去进行体育锻炼,而是真正培养这种习惯。”
要提升体育课质量和效果,中,63.3%的受访者希望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教学标准,60.2%的受访者希望止随意占用体育课,并制订惩罚措施,55.0%的受访者希望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完善体育设施,49.3%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学校体育课程专项督导制度。
陆根书认为,大环境上的变化很重要,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短期内没办法扭转。就目前况来说,他建议给更多元的选择,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体育技能。“师资、设施条件等,不同地方的差异很大,要让学校有基本的体育设施。另外,的身体素质天生有差异,在考核中要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法”。
(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