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剑平)“农村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是解决现阶段农业农村一些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近日在2019中国乡村振兴暨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论坛上说。
浙江省杭州市富春江流域的乡村美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剑平 摄)
李春生介绍,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先,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以种植业为例,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提高稳定粮食产能与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质量的双重力。
其次,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李春生说,目前全国大约只有1/4的农业产业集中在园区发展,规模小,聚集度低,产业链条比较短。农产品总体来说大而不,多而不优。
除了上述问题外,李春生还说,我国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够;人才、土地、资源从农村向城市流转的格局没有改变,发展农业农村产业的投入相对不足;省市县都有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但是没有统筹衔接好,出现不少“同质化”现象;如何很好地发挥和市场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统筹考虑。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孙中华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短板”要尽快补齐,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题,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李春生在抛出“问题”的同时,也对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乡村产业在确保粮食总量稳定的基础上,要在耕地质量提升上下功夫,积引进、创新推动粮种、粮机、粮技的有效结合,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降低种植业、养殖业成本,切实做优、做;要建立利益共享的连接机制,大限度地把乡村产业发展的就业岗位留到农村,产业收益留给农民。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邵建成认为,乡村产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要突出县域统筹、镇域集聚、镇村联动,形成层级分明、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布局;在发展动能上,要突出园区带动、集群驱动、创业推动,培育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镇,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王聪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