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院心管内科主任师 叶行舟
提起猝,人们常感觉是消无声息、突然发生的,但新数据显示,全国每年50万左右的心脏猝案例中,八成以上都是心律失常所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院心管内科叶行舟主任师提醒,如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心绞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只有早发现并规范心律失常,才有可能防止心脏猝悲剧的发生。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心过快、心过缓及心律不齐均属心律失常。心大于100次/分钟是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钟是心动过缓。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不产生危害;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猝主要的原因。
叶行舟介绍,心律失常在早期往往表现为轻微心悸、胸闷、头晕,偶尔有心绞痛,很容易被忽视。但即使早期心电图显示正常,后期也有发生猝的风险。
32岁的李先生复心慌已有3年,刚开始出现心慌时,稍作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所以没太重视。近半年来,他感觉症状加重,心扑通扑通得很快且很。叶行舟断认为,李先生心动过速,高达到每分钟180~200次,考虑是“预激综合征”伴房颤。
预激综合征,通俗地说,就是心脏里多长了一条导电的线路,往往会不定期“短路”。这类者不但会出现阵发室上速,且更易房颤。普通房颤不会危及生,可当“预激”遇上“房颤”,就像干柴遇上烈火,会发生比阵发室上速严重得多的“心脏短路”事件,有引发心室颤动导致猝的可能。
介入是心律失常一项很好的技术,主要有植入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CRT)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以及导管消融技术。叶行舟说,目前心律失常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心律失常介入重视度不够,水平不均衡、不规范等。因此,需加心律失常介入学术交流,普及心律失常介入技术,促进心律失常介入规范化开展。
长期缺乏运动或精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高、高脂、肥胖症、糖尿的人群,所有心脏疾的人群都是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吸烟、大量饮酒、常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或严重失眠等。叶行舟说,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下降,常有便问题,容易加重心律失常,引发猝,应多食用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心功能不全和水肿的者要控制盐和水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的化。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者,需尽早,以免排尿困难加重心律失常。此外,还要保持好心态,乐观是预防心律失常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甚至胜过服。别调,当感觉心悸不适等症状时,应尽早到专科明确断,一旦断为心律失常,要遵嘱,规范,防止心脏猝悲剧的发生。(约记者 崔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