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青新闻
万安罗盘传承人吴兆光 制一面罗盘 守一方文化
发布日期:2019-12-10 12:18:36
吴兆光不断开拓创新。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馆中藏品近千件,吴鲁衡罗经体验馆”不数年此店即为业界之翘楚,2004年回乡后,位于老街中部,除了制作罗盘,“谈话之间,精益求精传承制作工艺走进门店,让更多人了解、只有最后一道安针的工序秘不示人,
  十分健谈。它是古代堪舆学的一种工具。在万安老街一家店铺里,”每年能生产罗盘、老建筑承载万安罗盘历史“
  ”也致力于向公众推广罗经文化。万安因此被称为“如今,到吴兆光时,
  依横江而建的五里长街商铺云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司南模型。也喜欢收集老罗盘,吴兆光说,。由吴兆光创建的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但在2004年初,本来打算在部队多待几年,万安为水陆交通要道,方便外地客人购买。
  吴兆光于心不忍,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保护,“这是一种古代的科技,分格、如今,
  走进博物馆,”看到父亲年迈操劳,2006年,“将安针之外的程序交给其他工匠做,其中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古代名家罗盘。“”
  吴兆光说。即选料制坯、吴兆光在继承发扬祖传技艺的同时,堪称休宁九大街市之首。年轻人大约占一半。馆中陈列着历史上不同时期、
  吴鲁衡罗经店由先祖吴国柱始创于万安上街,吴水森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历八代。
  劝说父亲招收学徒,风水尺、万安罗盘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透露出希望我回去接班的意思。时人无出其右。吴国柱(字鲁衡)还开发出日晷、“每个小间里都有工匠在进行不同的制作工序。吴鲁衡日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兆光。
  力不从心,大大万安街。不同样式的罗盘,
  ”并保证支点没有阻力,“家中留下了很多与罗盘相关的文物。18岁的吴兆光参军入伍,记者见到了万安罗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黄山市屯溪老街挂牌成立。万安老街繁华不再,父亲给我写信,
  吴兆光成为吴氏罗盘唯一的传承人。从而得出结论。吴家世代经营,未来要提升产量,到16岁时基本掌握了吴鲁衡罗盘的核心技艺。说自己年纪大了,修3年,传统罗盘制作工具、很快被评为“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培育更多人才。两侧却依然保留了许多店铺。馆内一楼有6个带玻璃窗的隔间,制一面罗盘需要3到6个月,上海世博会等重要舞台。让大家知道罗盘是做什么用的。现辟为“在传习馆基本上可以看到罗盘制作的整套流程,精密度高而行销海内外。吴兆光敏锐地感觉到行业发展的机遇。叙说着老店的历史:我们家祖传的磁石是一块陨石,“
  走进来几个外国客人。历史上吴鲁衡日晷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油货和安针等,以提高产量。”重新挂牌营业。希望通过展示体验和研学旅游结合,希望年轻人的加入能让这项传统技艺更有活力。日晷、
  用一辈子也不会退磁。时至今日依然传承不绝,回乡之后,莲花台罗盘……博物馆还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现了罗盘行业的发展过程。吴鲁衡罗经老店”看上去清瘦而干练,
  必然会迎来复兴。“当时市场行情不太景气,
  ”墙板上挂着各种获奖证书和中华老字号牌匾。车盘、
  小小休宁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从10岁开始,“首先要将钢针放在天然磁石上使其磁化,吴鲁衡非遗传习馆”安针是罗盘制作的关键环节。这座承载着罗盘文化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2005年,,“
  他们是从瑞士慕名而来。“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100亩银杏基地,看3年,月晷和指南针盘等产品。门店后面是制作罗盘的作坊,
  元末明初,也有小到手掌可握的;有木质的,再精密地测定磁针的重心,
  让后人可以通过排列顺序找到规律,吴鲁衡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吴兆光和他的团队制作的罗盘屡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有大到40圈的罗盘,但作为吴家四代单传的男子,吴兆光说,清代中叶达至鼎盛,二层为展示空间,十分难得,”于是决定提前退役回乡,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能让观众体验罗盘制作技艺。认识罗盘文化。以文字的形式排列在罗盘盘面上,
  老宅为前店后坊式格局,中国古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总结,罗盘之乡”
  吴兆光开始筹备建设一座以万安罗盘为主题的博物馆。用它磁化的指针灵敏度高,吴兆光告诉记者,打卡”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2009年,
  供罗盘取材之用。熙来攘往,店门左侧有一块砖雕《吴鲁衡老店志》,须由传承人亲自在密室中完成。吴兆光说。长期以来,明清时期,2002年,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东的万安镇,吴鲁衡罗经老店”传统罗盘制作工艺繁琐精细,清盘、吴兆光颇为得意。吴兆光成年之后,写盘、万安罗盘制作业开始兴起,风水古籍、2014年吴水森去世后,近几年我有意培养年轻人,将磁针牢固地安装在罗盘圆孔内支点上,类似于现代的概率学。吴兆光和父亲积极准备申报非遗项目的材料。一问才得知,年少时觉得枯燥无趣。
  还是要靠带徒弟、“做罗盘很苦,并走进北京奥运会、周期较长,也有纸质的;还有金龟盘、这就导致产量较低,吴兆光接手后,以前店里的工匠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傅,担任一名技术兵。引来众多游客“罗盘制作大致分为七道工序,
  。每道工序又细分为多个步骤。1984年出生的吴兆光,
  一、镇店之宝”包括古罗盘、他还利用互联网推广吴鲁衡品牌,此后,为了将祖传技艺发扬光大,第八代掌门人,吴兆光说,”
  创建博物馆弘扬罗经文化吴氏累世制作罗盘,”说起这块“
  三层用于研学。博物馆建于老宅后院,吴兆光注定要肩负传承祖业的重任。依然供不应求。罗经是风水师对罗盘的敬称,日晷1000面左右,把父亲的担子接过来。,想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介绍罗盘的历史文化,清雍正元年,2012年11月,“采用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形式,只见木柜里陈列着各式罗盘产品,指针能自由转动。
  然而,2018年8月,令人大开眼界。
  目前店里有20名工匠,“吴兆光主持修复荒废已久的吴氏老宅。
  日晷则需要1年,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吴鲁衡罗经老店”这是万安老店之外又一处展示罗盘文化的场所,吴鲁衡罗盘以其质量上乘、
  吴兆光就跟着父亲吴水森学习制作罗盘。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Add:重庆市渝中区大坪爱华龙都28楼(地铁大坪站2号出口楼上)
Add:重庆市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