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本报北京12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朱云记者张均斌)历时近1个月公开征集意见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终于通过。今天,国务院总理李克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调,农民工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重大而贡献,必须保证他们的辛劳获得及时足额的报酬。条例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对于过去工程期间“发不出工钱”的问题,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满足施工所需资金安排的不得开工建设。同时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名单”,对拒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依法申请制执行,涉嫌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为,对于用人单位的欠薪行为,我国刑法有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定,劳动监察部门也可以对有关用人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而此次条例的有关规定,是从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构建事前预防和事后信用惩戒相结合的机制。
“事前预防主要体现在建设单位施工前的资金安排,这部分资金包含了人力工资的预先安排,而事后信用惩戒则体现在用人单位被列入‘名单’后,将在资金支持、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等方面受到限制。”赵占领说。
有关欠薪顽症的一系列源头理、综合理措施早在2016年就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农民工欠薪率是4%,2018年为0.6%左右。
国务院根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程曾在今年10月30日召开的击意欠薪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文件出台3年多,落实有成效,欠薪发生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理欠薪在今年进入冲刺期,理欠薪工作正朝着基本无拖欠的目标努力。
据了解,自11月15日起,根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已在全国组织开展。在此期间,各地将组成执法检查组,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况集中排查整,清理化解历史欠薪陈案,坚决防止新欠。对查实的违法行为,做到“两个清零”,即今年10月底以前发生的欠薪案件,要在今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新增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节前及时、动态清零,发生一起处置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