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今年11月,在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在轨工作18个月之际,嫦娥四号任务工程团队对中继星上所搭载的中-荷低频射电测仪载荷,实施了载荷三根天线展开工作。这标志着该载荷正式进入科学测阶段,且成为目前距离地球远、可长期工作的空间射电天文台。
(天线展开前后对比,国家航天局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供图)
中-荷低频射电测仪是搭载在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上的一台国际合作载荷,于2018年5月21日随中继星一同发射升空。
据介绍,该载荷所使用的三根立正交的单子射电天线,采取时变信息和频谱信息两种测方式,对每根天线从宇宙空间中所获取的电场度及其变化征进行研究,揭示空间环境电场度变化的天然诱因。中荷两国的科学家为此设计了天线展开方案,在天线展开过程中,同步开展了科学测工作,获得在不同天线长度下宝贵的测数据。
来自国家航天局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消息称,展开后的三根天线,将与载荷低噪声放大器、电子学箱组件构成中-荷低频射电测仪整体,具备了在地月L2点区域可直接观测来自地球、木星等行星的射电发能力,并可以与地球和月球上的相关设备开展协同观测,为测系外类地行星或类木行星的存在和演化,提供新的原理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