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没想到办理效率这么高、速度这么快,进机关就像回到了‘娘家’!”11月中旬,第82集团某旅三营文书张飞来到旅机关办公楼一楼,按照流程图指引,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结申请、证件办理、资料领取等6项业务。聊及机关办事效率的提高,张飞的喜悦之溢于言表。
这一变化事出有因。去年9月,该旅调整改革后,由于机关业务科室设置与人员分工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部分业务流程与以往不尽相同,导致基层官到机关办理相关业务时常常来回折腾,“不是找不到门就是找不对人”,官对此颇有怨言。
勤连上士张杰就曾为一把差点“跑断腿”。今年4月,张杰兴致勃勃地到机关申请临时来队家属住房。当时,审批部门在机关办公楼四楼,备案部门在一楼,盖章的地方又在四楼。因为不熟悉机关的办公模式和申请流程,张杰在四层楼间跑上跑下,“折返跑”了1个多小时才把所有手续办理妥当。
而就当张杰以为“万事俱备”的时候,他又被告知“尚欠东风”——分管的助理员因公临时外出。经过一番折腾,心里很不是滋味的张杰只得悻悻离开,第二天又跑了一趟机关才拿到。
“态度好是好,就是来回跑。”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张杰的遭遇引起旅委的关注。一番深入细致地调研后,他们发现类似况并非个例。一位旅领导指出,之所以在“门好进、话好说”的况下还出现“办事磨破嘴、盖章跑断腿”的现象,除了机关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外,工作方式冗杂、办事流程繁琐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基层有所呼,机关有所应。针对调研中官映的问题,该旅一方面组织机关干部围绕“官期盼什么”“服务怎样改进”展开深入讨论,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他们从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着手,出一套提高机关服务基层质效的“组合拳”——
将负责证件办理、亲休审批、营产营具维修等10余项基层官常办事项的业务部门,全部搬到机关一楼,并将业务办理流程绘制成图表,明确责任人,同时将电话表张贴在机关办公楼醒目位置;
依托作战值班室建立服务应急值班制度,若官在周末、节日遇有紧急事项,实行急事急办、事办,不论涉及哪个部门,均有专人负责协调并督促业务部门解决落实;
制订《机关业务办理工作规范》,简化办事流程、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办理周期,取消6类多余的申请材料和程序,让官到机关办事更加顺畅。
机关服务方式的转变,让基层官真切受益。前不久,该旅四级士长李方发准备带儿子前往某队院就。由于李方发前期给儿子申领的“人子女保障卡”尚在办理中,他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到机关咨询有关况。“根据规定,持有通过审核的《保障卡个人信息登记表》,也可在队院享受免费服务。”在机关一楼某办公室了解况后,李方发不到10分钟就将全套手续办妥。终,他带着儿子顺利到队院就。对此,李方发感慨良多:“办理有关手续时,机关工作人员热服务,流程也很简洁,我要给委机关的务实作风‘点赞’。”
上图:该旅官在机关一楼集中办理相关业务。
本报约通讯员 陶 磊摄
服务基层就要“放下身段”
■郭创立
“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罗荣桓任总政部主任时曾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诫机关干部。这折射出一个简单道理:机关为基层服务,本就该放下身段、拉近距离,站在同一维度看事;如若不然,脚下位置不同,机关基层彼此遥遥相望,就会产生心理距离,终导致互不信任。
实际工作中,个别机关同志有“马高人自大”的错觉,说到底是官僚主义在作怪。没有基层营连,何谈领导机关?机关在基层心目中的形象,不应靠“骑的马高”来衬托,而应在为基层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中彰显,在与基层官忧乐与共的真实感中树立。
把基层常用的办事部门搬到机关一楼,看似降低的是高度,实则体现的是态度、导的是温度。机关楼层有高低、办事内容有分工,但“放下身段”为基层尽心服务的态度应该是始终如一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关改进作风服务基层绝非更换地点那么简单,根本在于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每项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切实为官着想,真正把事办到官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