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0月27日电 参与脱贫攻坚是金融机构履行责任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重庆本土大的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任务抓牢抓实,充分发挥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主力”作用,通过实施信贷资源、考核资源、人力资源“三个倾斜”,有力助推精准脱贫攻坚。
重庆农商行支持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旅游产业发展。
倾斜信贷资源。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金融资源贫乏,注入金融活水,增长内生动力,是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为此,重庆农商行不断进行积索。该行结合贫困地区差异化的实际况,精准制定“一县一品、一县一策”金融扶贫方案,切实把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多地引向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如在巫溪、巫山、奉节、城口等贫困区县,针对建卡贫困户,量身订制“贫困扶助贷”专属信贷产品,该根据风险补偿金放大一定倍数发放,有力地支持了贫困户增收致富。此外,还组合运用农户信用、设施农田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一系列针对的金融扶贫产品,帮助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该行精准扶贫余额超过80亿元,扶持贫困人口超过30万人。
倾斜考核资源。如何更好地调动金融扶贫一线的积,更好地提升扶贫质效助力精准脱贫攻坚?重庆农商行找准“考核激励”这一关键,下足了功夫。一方面,该行制定金融扶贫支农专项考核方案,针对贫困区县分支行当年发放的扶贫支农,将扶贫利息收入20%调增支行经济利润、并按一定比例直接励给一线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对完善扶贫基础信息、创新扶贫产品、造金融扶贫示范、开展智力助学活动、签订扶贫合作协议等,分别配置一定额度费用;对发放人行基准利率的贫困扶助,按利息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发绩效,引导贫困区县分支行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倾斜人力资源。精准脱贫攻坚,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技术硬的 “精准”人才队伍,是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基础。该行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金融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把敢作为、敢担当、有能力的年轻员工派往贫困乡镇,走村入户开展深入帮扶,宣国家扶贫政策、对接贫困群众金融需求。目前,该行已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5000余场。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乡村基层员工人熟、地熟、况熟的优势,抽调分支行业务骨干,进驻贫困乡镇担任扶贫第一书记,贴近贫困家庭、融入群众生活,实地了解贫困群众实际金融需求,切实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提供金融服务和智力支持,助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彭国威、游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