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谭皓天在工作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崔安青没想到,逛街顺便看到H&M招聘短期工作人员的信息,为她之后的职业生涯埋下了一个注脚。
大二第二学期开学前,崔安青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一个月来谢谢大家的关照,以后还有什么需要,买衣服、玩耍都会来找大家的。”正式结束了她在一家连服装品牌门店为期一个月的折衣服生涯。
崔安青学习的专业与时装、快消毫无关系,做这份工作是想在寒赚点零花钱,顺便了解。
“一堆毛衣发出的静电的声音”
和崔安青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发布的《零售行业灵活用工报告》显示,超五成群体以零工方式就业,新一代的零售业劳动者越来越看重价值观与职业发展。在零售业所有灵活就业群体中,90后年轻人占绝对主导,25岁以下占比接近8成。
这份时薪18.5元的工作,以超出当时当地其他零售业普遍工资一半的高工资吸引了崔安青。前后四轮面试,从个人经历到工作动机,再到品牌理解,让崔安青感到新鲜又好奇。
但直到员工培训,她才知道,过五关斩六将拿到的工作,内容竟然是整理衣服。
这份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却让崔安青这名大感到十分焦虑。衣服看着眼熟,找到原位却要好久;重新叠放衣服,每一个边边都要精确到几厘米、每一个角角都要是直角……虽然这些技巧在之后的工作中逐渐被她掌握,但做到熟练却需要大量时间。也正是加入这份工作后,崔安青对店里的节奏有了自己的观察:半小时要整理完一个展台的200多件衣服——把内里外翻、七八糟的衣服叠好,有褶皱的要另外整理,再按照大小号归类,放到原来的位置。只有保证这个速度,其他工作才不会被她的岗位影响。
尽管崔安青决定在快消店工作,也是出于女生对于服装搭配的热,但她从来没期待这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或是让她的创意能够得到发挥的工作。“工作一直都是枯燥的,从我小的时候就这么觉得,如果说它很有意思的话,它就不能称作工作了。工作就是你复去做一件别人不喜欢干的事,你才能得到一些报酬。别人不想做这件事,所以才需要他支付钱请其他人做。”
让崔安青紧张的是店里的巡查机制。每天营业结束后,美术总监都会将当天衣服摆放的错误拍下发到群里提醒告。这种告并不会对收入有影响,但崔安青受不了被指出错误。“就像小学时默写写错了,老师和爸妈批评你一样。”为了避免出错,崔安青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当时正值冬天,店里暖气很足,人容易困。要整理的衣服中不少都是毛衣,“毛衣叠不好的时候更令人糊。”但只要有毛衣混在一起,制造出的静电能让她立马清醒。她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一堆毛衣发出的静电的声音,不亚于手机铃声。”
他开始正视从到人的转变
比起崔安青一个月的体验,谭皓天误误撞加入零售业,已有一年时间了。一年前,正读大二的谭皓天通过朋友介绍,参加了某连饮品店的招聘,并顺利通过。他的工作包括收银、点单、制作和清洁。
制作是让他享受的过程。这是店里对技能要求高的一项工作。他做的第一杯饮品是一杯拿铁。熟记了流程,制作并不是难事。店里人少时,他会尽力制作出一杯好的饮品。如果遇到高峰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还要提升效率。动手操作不是他大的挑战。谭皓天觉得,自己虽不算别腼腆,但话也不多。而和客人沟通交流,十分考验沟通技巧,为了完成工作,他有时要硬着头皮坚持。
除了和客人沟通,这份工作还大大增加了他和宿管交流的频率。这曾是他苦恼的事之一。一般况下,谭皓天每周会工作两三次,周末去一天,平时去一到两天,每次工作8小时,“但加上在路上的时间,及在店里休息等时间,其实工作一次耗时远超8个小时。”上晚班,按规定半11时下班,但下班后,还需要把店里收拾一下,刚去的时候操作不熟练,经常要做到凌晨,这时候回学校也是一个难题,“赶不上公交,又不好车。”
同学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不能以的角度看待问题。以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话,这就不是个问题,因为这样的况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是很正常的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应该想如何解决才对。”
初抱着一小时赚19元工资的想法来应聘,没期望这份和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但这份频繁与人交流沟通的工作,却让谭皓天正视从到人的转变过程。这份长达一年的零售业工作经验给了他许多收获,但在职业规划上,能做的却有限。大三开学后,他准备辞去工作,向更符合专业方向的职业努力。
同上面两人相比,大四张馨玥可能是专业和工作差距远的一个了:作为小语种专业的,她想找一份西班牙语的家教,后却以每小时22元的工资,到耐克门店做了销售。
卖鞋是她的主要工作内容,但也还有许多其他的事儿,是作为消费者时看不到的:去仓库整理商品、货架理货、给商品上尺码环、整理试衣间、商品摆放……甚至还包括一项,因为她身高比较高,所以要常常去高处鞋架上取鞋下来。
刚刚上岗的时候,张馨玥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工作度大,还经常加班,吃饭时间有时只有半个小时。赶上晚上来货,必须及时把商品摆到卖场,否则无法正常营业。他们要加班到里十一时多,全职员工甚至要到十二时多。事后想想虽然很辛苦,但张馨玥想得开:“没啥,钱挺多的。”
不过有的工作,并不是累点就能做好。有的人身体出汗,味道别大,用过试衣间之后,“我都不想进去”;“有的外国顾客,上来就和我搭讪,要约我出去玩”,但她都微笑回绝了;当然也有不讲理的顾客,鞋子已经影响二次销售了,发票也没有,超过规定的14天还是坚持要更换……
每天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张馨玥下班时累得笑都笑不出来了。看到正式员工的工作热,张馨玥心眼里佩服。“面对着形形的人,下班时他们仍旧嘻嘻哈哈的,很有精力,我挺佩服的。”
在张馨玥所在的门店,短期销售工作一般不会有额外提成,只领取时薪。不过,她碰上了两位用西班牙语交流的外国客人,就主动上前招呼。聊着聊着才发现,他们是足球教练,恰好一名队员是张馨玥的朋友。走的时候,他们买了几件短袖衫和一双球鞋。因为这件事,张馨玥这名员工在例会上被表扬。店长说,她用专业技能为销售做了贡献。
3个月的工作结束后,张馨玥发了一条朋友圈,“当初是抱着挣点零花钱的想法来的,但其实得到的远不止这些。”她说,收获大的就是在这里结识的人。“他们都很有耐心,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目标,有人想去总部,有人想挣更多钱去做其他的事。”
崔安青结束这份零工已经过去两年了。她坦言,当时只是想赚点零花钱,现在找工作不会只考虑工资,而是会看职业发展。在门店工作,做得再好,上升空间基本到美术总监就戛然而止了。不会是她的佳选择。但她发现,这份工作给她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想象——之后找的每一份工作,都被这份工作影响着。
崔安青在美国做交换生期间寻求过一份酒店管理的实习工作。雇主对她这段折衣服的经历很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她受过正式的培训,语言、行为规范都有系统。
这份工作给崔安青的影响还在她的生活中静静流淌。之前在家,她从不叠衣服,只会把衣服团成一团,丢在一起。这份工作结束后,她的衣柜如迫症般整齐:衣钩一律向左放。“只要衣钩不架,就能证明衣服是顺滑的。”即便有些衣服不准备挂起来,也是平整地躺在平面上,再也没有团起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