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脚还是有点肿,其它都还好。”常规检查过后,严正熟练地脱下邬老先生的袜子,按几下脚底,再帮着把袜子穿上。他是邬老先生的家庭生,每周三上午风雨无阻登门检查。
作为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生,从1995年至今,严正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4年。
在有脑梗的张老太太家,严正检查完毕,抽出单唰唰地写了起来。一旁老太太的儿女说道,“母亲在床上躺了12年,严生就照顾了12年,就像家人一样。”
在很多人眼中,严正就是自家人。他被居民们称为“生”,因为很多居民将自家的交到他手中。他曾使用过的“51把”,还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
第一把,来自郁老太太。那是1999年,严正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当时,老太太因为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上门服务时,我会把配好的带上,也会帮着擦洗、护理。”严正回忆。郁老太太的丈夫很感动,干脆把交到了严正手上。“当时老先生就说了一句话,‘严生,侬拿好,阿拉信得过。’”
90多岁的梅老先生,食不佳,输液了一周,也不见好转。“我发现他皮肤有点疸,又复翻阅了就记录,怀疑有可能发生了阻塞疸。”严正蹲在马桶前观察梅老先生刚解的大便,“再做腹部体检,基本断定老先生的是胰腺部肿。”
严正及时为老先生转至大院,终确为胰头。老先生手术出院后,就把家里的交给了严正,“是你救的,以后我的健康也交给你!”
“我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老年慢者。我们做家庭生要有‘五心’,进入家庭需留心、接待老年居民时有耐心、收集史要细心、用求精心,当然关键是要有一颗责任心。”严正说。
24年日晒雨淋,他每天骑车上门为居民服务,经常一天骑行40公里;手机24小时开机,带女儿外出游玩,他大半时间都在接电话。女儿说:“爸爸对人要比对我好!”
截至2018年底,严正累计上门服务4.6万人次,建立家庭床1200余张。
24年,严正和社区居民就这样一路相伴。
人民日报记者 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