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切实提高思想政理论课的针对和亲和力,增大思政课的获得感,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理论教学研究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突出主体地位,不断索造思政金课。几年来,在坚持思政课理论引导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稳三维实践教学载体,创新造了线上线下混合、理实一体的思政金课。
一、实施时间
2016年9月份至今
二、实施过程
从2016年以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深入地思政课教学改革,以理论引导为基础,从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将统的网络课堂搬到网上,关注的网络生活,将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改革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形式,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造了思政金课。
三、具体措施
(一)开拓线上教学阵地,整合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混合育人新模式。
在信息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也应与时俱进,针对现在的大都是网络“原住民”的现状,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思政课在线上网上发挥作用,占领网络主阵地。以职教云等多种教学平台为基础,从实现无纸化开始,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线上共享和教学课堂网络,进而在网上实现对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展示、考核和评价等。
紧紧围绕高职思想政理论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准确掌握的思想脉搏,精细化课堂教学内容,造了河北省精品在线课程,先后在职教云和中国大学MOOC上线,轮开课有7743人选课,二轮开课目前选课人数已到达10257人。针对2019扩招新生的点,开展思政课的网络课堂,参与的热高。此外。“我家乡的统文化网上评选”、“西柏坡精大家学”、艺术类“画出我心中的思政课”等活动都在网上引起了较大的响,每次活动都有数千名参与。
(二)讲好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化理论引领。
为使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增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与感认同。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思政部教师总结了五步工作法开展理论教学。
第一步是“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讲授的理论内容,讲起来才可能采飞扬、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第二步是“品”教材。只有读懂教材才能把握课程的精实质,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步是“懂”。了解所思所想、成长烦恼、生活困惑、关心的热点焦点,才能有的放矢,提高针对。第四步是“选”方法。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方法授。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法林林种种,教师根据内容、对象等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理论的讲解与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步是“行”为范。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更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价值理念和精风范影响。
根据学院理论教学的需要,组建了十九大竞赛宣讲团、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等,在全院范围内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主义思想等的重要理论。开展专题理论教学活动百余场,覆盖人数将万余人。
(三)构建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增对思想政理论课的获得感。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也需要在实践中寻真理的韵味。因此,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为此,思政课对如何让理论走出去并与实践融为一体,进行了深入索,推动了实践教学的立体化,进而创新构建了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
化感体验的课堂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指导查阅文献资料、调研,观看影片、撰写观后感等感体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永远的铁道》、《大国工匠》、《辉煌中国》等纪录片在中引起了烈响,纷纷表示要树立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精研业务的高尚职业操。艺术设计专业还创作了弘扬铁道精的版画、年画等作品,用艺术语言映铁道战士志在四方的精风貌。在课堂上,通过爱国主义演讲、毛泽东诗词朗诵等实践形式,增的主题参与。这些教学方式避免了简单说教,激发参与热,增对思想政理论课的获得感。
营造育人氛围的校园实践。思政部与宣部、团委、处协同配合,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造出品牌实践教学项目。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在12月4日国家法日到来之际举办了“关爱青春法未来”法知识竞赛,普及了法和法律知识,弘扬了法精,营造了和谐、法的校园氛围。2016年以来,开展以“修身行善明礼守法”为主题的微电影制作大赛活动,收集了创作的百余部微电影作品,内容涵盖大诚信、校园文明、理想信念等多方面。2017年6月、2018年6月,思政部与宣部、团委在全院范围举办了以“学史、颂、立壮志”为主题的史国史知识竞赛,在全校营造学史知国的思想政教育氛围。
化价值引领的实践。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对的观察和体验。依托红资源,拓展了西柏坡、曲寨、安平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馆陶县粮画小镇等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与实践基地合作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思想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地内容的深度融合;组织暑期实践小分队,索实践育人新平台,更好服务京津冀。
2016年至今,先后组织数千人次赴西柏坡开展了“做西柏坡精承人”主题实践活动。一幅幅历史画面,一件件承载革历史展品,们沉浸在那段伟大的历史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西柏坡精。2018年组织近1500名师生赴西柏坡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开展了主题授课、讲解等方式,覆盖面扩大、参与度高,收效明显提高。
2017年6月18日,210多名到有着“都市农村”之称的曲寨进行教学实践,感悟由贫穷村变身全国示范村的建设成就。2018年赴安平第一个农村支部开展红教育,并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2019年与馆陶县粮画小镇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依托人文系“浩楠艺术工作室”,以版画为载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作出白木刻版画《喜丰》、《震救灾》等作品。由此不断扩大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思政部实践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做好暑期实践,体验国省。2017年暑的重走襄渝线、京津冀三地大培养主义核心价值观况调研,2018年暑期的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农村成就调研,2019年暑期的走访京张铁路。暑期实践磨炼了的意志品质,锻炼了实践能力,培育了爱爱国爱家的怀。
四、创新点
(一)教学理念创新
在教学理念的革新上,我们依据“大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按照“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三个贴近”、“四个提升”的思路进行。“一个坚持”即坚持以为主体、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中心。“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四个提升”即提升教学的亲和力、针对、实效、感染力。
(二)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加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将讨论会、辩论赛、演讲等引入课堂,让亲身参与进来,增的感体验;与团委、宣部等密切配合设计主题新颖的实践教学项目,帮助在实践当中理解思政课理论知识,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增综合素质;整合思政部、宣部、处、团委等部门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协同实施的协同育人新教学模式。
(三)教学平台创新
化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平台,一是拓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新平台,利用好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开设网络在线精品课程,牢牢占领并开拓思政课网络教学阵地。二是积创新拓展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