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敬请收看《中国有故事》
第11集:寻觅 “早的中国”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导读:
中国发端于何时?中华民族的起源在哪里?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考古队员们开启了一段“下了火车骑毛驴,一日三餐窝窝头”的日子。
《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但一些学者以审慎的态度怀疑夏朝的存在,主张“东周以前无信史”。考古队来到历史上有可能是“河洛”的地方进行“夏墟”,寻夏商繁盛文明的壮阔史诗。随着无数落在村落的陶片被拼接还原,“二里头”这个朴素的名字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个中原大地上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却掩着中华民族的重大密: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这里曾有中国早的“紫城”。
我们翻开这本3500年前留下的无字“地书”,去寻觅“早的中国”……
你知道中国早的城市是什么样吗?
你见过3500多年前的十字路口和下水道吗?
我现在站立的地方,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却埋着中华民族的重大密。
1959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徐旭生,带着几个年轻的考古队员,进行“夏墟”。终,他们把注意力聚焦到河南洛偃师市二里头这个小村庄。
下了火车骑毛驴,一日三餐窝窝头。经过艰苦密集的考察,考古队在村子周围发现了很多陶片,慢慢拼起来,发现是罐、鼎、豆等器物。
他们没有声张,却越来越兴奋,都觉得离想要找寻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附近一个农民以为徐旭生丢了什么东西,前来询问。徐旭生解释说,丢了一件大东西,是几千年前的一座城。
农民把徐旭生带到一个水塘边,指给他看布在周围的密集陶片。
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了数千年的夏文化古城——二里头遗址,就这样被发现了。
二里头考古工作,至今已持续60年,经历了三代考古队队长。
有一天,一位老乡抱怨家里的麦子长得不好。考古队员许宏跟着去看了一下,忽然意识到,这块地下很有可能有什么东西引起了渗水不畅。顺着这个线索找下去,考古队发现了中国早的城市主干道。
众多“中国之”陆续在这里被发现。
二里头,这本3500多年前留下的无字“地书”,经过持续挖掘、破译,逐渐揭开的面纱。从这里,我们了解到“早的中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共青团中央出品,中国青年报社、中央企业团工委、江苏广电总台互联网产品中心联合出品的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有故事》上线了。
这一栏目将挖掘梳理新中国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建设工程、突破成就,以青春风格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一代代平凡的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发展敢于牺牲、勤于奋斗的奉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