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月22日电 开设3个护理门,让护理工作从房延伸至门、社区及家庭,服务覆盖全县33个乡镇,两年间受益群众达数万人;
院26个区,每个区建立一个护理品牌。这项个化护理服务仅2017年让3万余住院者出院后,回到家里也能享受到的温暖。
查体、听,护理人员主动提升技能,关注者变化,两年时间让75位者得到更及时;创建无痛院、开展快速康复、提升全县护理质量与安全……2016年以来,石柱县人民院护理部以创建重庆市临床护理重点专科为契机,瞄准增老百姓就获得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让全院540名护理人员成为了改善全县群众就体验的“生力”。
造一支守护生的“哨”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改大局中,我国护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如今,护理不仅仅是针发,在观察、发现问题甚至专业的发挥的作用均受到管理者、生和者的认可,更是守护生的“哨”。
“护理工作更加贴近者、贴近临床、贴近,转变理念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是增者看就获得感的关键措施之一。”谈起自己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石柱县人民院院长云斌掷地有声地说,人才培养是关键。
ICU舒适护理(石柱县人民院)
云斌介绍,早在2010年全国各机构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来,在学习提升的过程中,院就十分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提前规划,与张中南教授等多个护理专家团队形成合作,指导开展优质护理先进单位创建工作。2011年-2012年,从试点科室到全院推行,院连续两年被评为重庆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五个科室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质护理先进房,10位护理人员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在此基础上,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石柱县人民院坚定地执行将优质护理进行到底,投入1000余万,集全院1145名护人员之力,相继邀请了20余名市内外护理专家现场指导,临床护理成功创建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谈到此事,护理部主任谭群兴奋地说:“终于考上‘状元’了,这是对我们团队大的褒,喜悦无以言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谭群介绍,在院领导的重视下,两年来,护理部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多层次培养等方式方法,从护理管理干部、护理师资、专科护理人才、多学科领域专科护士等全方位提升护士队伍素质和服务品质。
目前,石柱县人民院护理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护比例、护士与开放床比例合理。院编制床位数80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750张,护理人员共540人,临床一线护士514人,占全院护士比例为95.19%;房护士总数408人,院房护士与实际开放床的比例为0.54:1。护士结构优化:全院护理队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者共532人,占98.52%,其中护理本科204人,占37.78%。
“一科一”造就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学除了用生物学知识之外,更多的还要应用许多人文科学知识来为人服务,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都能达到或者康复需求的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在临床中,这项由爱而发的艺术经一位位白衣天使的手,有了温度,有了希望,甚至是诗意。
一位跨过“鬼门关”的者,出院回家后给石柱县人民院重症学科的护理人员寄来一封感谢信,她真切地说道:“暖人心扉的,是一声声温的问候。体味无穷的,是一双双轻轻抚摸的手。让人心的,是一次次人而关切的回眸。难以忘怀的,还是天使爱的温柔。回想一幕幕,不住泪水长流……”谭群告诉记者,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不断深化开展,像这样专程给护理人员送锦旗、说感谢的温暖举动也越来越多,这些感动的馈成了她和团队继续前进的动力。
心内科护士在对者进行听(石柱县人民院供图)
为了让温护理更加的贴民心,近年来,谭群带领团队深入开展“一科一”护理服务,在各临床科室创新推行带“听器”护士管理模式。让护士学会观察,通过查体、听等关注者早期变化,两年来,帮助75位者得到更及时的。2018年10月18日,在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刘先生就是受益人之一。10月29日15:30责任护士巡视房时,观察到者呼吸较快,为26次/分,立即询问者,“有些喘累。”听到者馈,护士立即用听器听者肺部况,发现者双肺哮鸣音、湿罗音。立即告知主管生,经主管生查体后发现肺部感染立即予以相关处置。
“你现在说话不方便,你看着我指的内容,用眼睛告诉我们你的感受好吗?”在重症学科,石柱县人民院护理人员从关注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方面,为者提供“舒适护理”,为了与志清楚不能发音者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文字图片进行选择,通过“一指明”的方式进行互动,关注者的每个就感受。
在经外科,一面各异的“心声墙”成为了护共诉心声的桥梁。在脊柱胸外科和关节手足外科,“无痛房创建工作”得到了者95.8%的镇痛满意度;在肿科,积创建痛规范化管理示范房;在外科片区有术后恢复室,手术者集中管理,护士通过专业的评估,促进者早饮水、早进食、早活动、早下床,早日回归……
“为了让者尽可能地感受到我们的关怀,我们还做了许多细节活儿,如通过营造节日氛围,与者共同过节,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等。”谭群说,在儿童节,儿科护士会装扮成各种小动物为儿送去玩具;心内科的护人员春节与者一同吃饺子和汤圆;肿科开展了手工坊活动如制作手工花;普外科为者举办生日会等。
这一项项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这一项项“关键小事”的落实,温暖的是数以万计的者心。
发挥“领头羊”作用让优质护理在基层“扎根”
石柱县人民院院长云斌告诉记者,院临床护理专业作为重庆市第一批十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之一,同时也是渝东南片区临床护理专业第一个市级重点专科,它的成功创建不仅意味着对整个护理团队服务水平的认可,更是对院临床护理专业在区域影响力的认可。
两年来,石柱县人民院护理团队积发挥渝东南片区护理学术领头羊作用,主动作为,将护理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成果转换成全县甚至渝东南片区群众的优质服务行动,让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覆盖全县33个乡镇,在基层“扎根”,受益群众数以万计。
以专科护士培养为例,2016年以来,石柱县人民院全院28个专业143名专科护士中,在建期间共培养了23个专业,共计40名专科护士(其中国际伤口造口师1名)。为了进一步发挥专科护士的长与潜能,2017年以来院逐步开设了3个护理门:即伤口造口护理门、骨科护理门、PICC维护门,组建了伤口造口小组、静脉小组等六个专科小组。
赠送锦旗(石柱县人民院供图)
“他们不仅承担了院内会、教学、危重人管理、门坐等工作,还要将优质护理送到社区、延伸至者家庭,以及全县专科护理人员的素养提升,他们在改善者就体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谭群介绍,2017年4月28日,在石柱县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石柱土家族自县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在石柱县人民院成立。目前院已开展4次问卷与分析,承办4次培训班、1次学术年会,为全县培养了63名PICC维护护理人员,使全县护理管理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让偏远山区PICC置管者能够在就近的机构实施换、维护处理。
依托共体建设,石柱县人民院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下基层,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基层机构。目前,县人民院对口支援、指导乡镇卫生院共18家,分期分批派出护理管理者及护理骨干对18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工作指导,如查房、授课、跟班等150余人次。利用精准扶贫,积参加卫生下乡活动,每月派护理人员3-5名参加队下乡活动,进行义、护理查房、教学、健康教育等活动。
谭群自豪地说,如今院护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科影响力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目前,院护理拥有国家级学术团体护理委员2名,重庆市护理学会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3名、委员14名。近两年,各委员也充分发挥职能,承办了市级学术会议1场、县级学术会议5场,成功申报各级课题8项,其中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6项,积发挥了良好的区域引领作用。2018年,院再次被评为重庆市“优质护理先进单位”。
说起2019的工作计划,谭群兴致勃勃地说,一定要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造一支渝东南片区优秀品牌护理团队,让“市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这个金字招牌变得更亮。她透露,2019年,石柱县人民院将多方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不断提升护理能力;推进延伸服务,建设一支延伸服务队伍。以质控中心为平台,在全县推广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全面推开优质护理,每年重点指导2-4家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在支持下建设康养护理中心,大力发展中护理、养老护理、康复护理。
“总之,就是以共体为平台,以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以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居家护理、慢管理、信息建设为着力点,造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的新时代护理服务新格局,推动渝东南片区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谭群说。(胡虹 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