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0月12日电 红薯200斤、土豆160斤、广柑78斤、石榴71斤、蜂蜜6斤、向日葵16斤、鸭11个、……各种蔬菜、水果等丰硕的果实堆满了曙光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像个新开的农贸市场一样。”一位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10月11日,曙光幼儿园举行“童话萝镇 欢乐庆丰收”第五届丰收节暨萝镇成立庆祝活动。学校领导、全体、家长志愿者、老师以及邀嘉宾等出席活动,共享幼儿园的丰收成果。
据了解,曙光幼儿园每年都组织和老师依时开耕、播种、沤肥、除草……经过一年的认真耕耘,每年9月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节,、老师和家长将充分与丰收的作物互动。前不久,曙光幼儿园还出版了一套《萝镇》德育系列绘本。
萝镇剪仪式。曙光幼儿园 供图
孩子和丰收的萝。曙光幼儿园 供图
辛勤耕耘迎丰收 法童话“萝镇”
在凉爽的秋风中,曙光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统一的白T恤,头戴兔子耳朵发箍,叽叽喳喳地聚在操场上,丰收节在全场参与的小游戏“萝蹲”中拉开帷幕。活动一共分为“迎丰收”、“庆丰收”、“享丰收”三个篇章,童话剧表演《萝镇》、教师舞蹈《欢庆丰收》、祈福仪式《五谷丰登》、园歌律动《快乐曙光娃》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在场的孩子和家长都连连叫好,气氛十分热烈。
据了解,这是曙光幼儿园的第五届丰收节,而每一年的丰收节又有“丰收的博物馆”、“丰收的艺术馆”、“丰收的体验馆”等不同主题。而今年与众不同的是,童话“萝镇”要成立了。
活动现场,园长李燕化身“法妈妈”、老师们化身“法师”,带领着孩子们念起咒语,嘉宾、老师代表、学校领导一起上台剪,代表着法和希望,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童话“萝镇”在大家的期待下正式成立。
李燕表示,山野之中,曙光园按照自己的节律向生长,而“萝镇”是一座有力的童话小镇,这里种满了故事,孩子们心中开满了七花。
“小农场”、“茶社”、“蚂蚁团”……节目表演完毕后,家长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参观各个班级的分场馆,也是孩子们的丰收创意展馆,用丰收的作物装扮起来的场馆各具,展现了前期课程活动的成果。中午,孩子们还享用了由自己劳动成果为原料做的全园自助餐。
全手工造曙光园 生态课程为孩子造梦
在曙光园内,不仅有养殖小羊、小兔、鸭子等动物的养殖园,还有种满蔬菜水果的小农场,专门培育蘑菇的蘑菇屋,新的小树屋、廊道也正在修建中。教职工在校每人都拥有一块土地,连专门的“土地证”都配齐了,而们将“租用”土地来种植果实。
而丰收的成果也将作为励在日常的节日中发放给孩子们,或者组织孩子们拿到市场上去卖,赚到的钱作为他们的基金,再去租用土地、购买种子,在学校内孩子们如果有不文明行为也会被罚款,而为大家提供“草料”、“肥料”就作为罚金,通过这些别具一格的校园管理模式,曙光园真正达到一种生态化、可循环的教育。
“我们的厨师会根据二十四时节来创新儿童营养餐,保安师傅自己做盆景、盆栽装饰校园……”李燕形容,这是一所全手工造的幼儿园,每一个人都是里面的村民,有自己的盟约。“我们评价孩子的劳动成果不在于看他们收获了多少斤果实,而在于在过程中种植了多少学习故事,在过去一年中,曙光幼儿园收获了36个不同的种植故事。”
据李燕介绍,在曙光园,每个孩子从入学到,一共可以体验到25个不同主题的大型活动,春天的种植节、秋天的丰收节、冬天的养护节……因时节生长而创造的大型活动已经变成常态化,融进孩子们的日常课程中。"我们将大型活动去表演化、去精致化、去运动化,以低成本、可循环的方式,将大型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在活动课程化的引领下,全体曙幼人共同加入。这里融入了老师、清洁工、保安、家长、孩子的智慧。这是一个真实的记录片,是一个新时代的创新实践,是孩子童年的时光记忆,也是一个团队的成长轨迹。"李燕说到。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授牟映雪表示,大自然是我们的课堂,自由与责任融进了曙光幼儿园的教育中,而这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重要的题。将游戏和工作一体化,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索心,也是为孩子创造了纯真的审美。
建园7年来,曙光幼儿园获得世界级乡村幼儿园、中国校园之儿童视角学校等美誉,完成了生态体验课程建设,成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批课程创新基地单位。正如李燕所说,“曙光园是孩子们的世界,在这里,他们将构建属于自己的王国。”(胡虹、张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