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网资讯
轮渡,老重庆人永远的出行记忆
发布日期:2019-10-24 00:00:00

  这,就是长江与嘉陵江上的轮渡。

  重庆两江交汇,江水天然阻隔,应运而生的轮渡交通,成就了老重庆人的出行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的演变,颇具重庆的轮渡逐渐沉寂,繁忙的渡口开始远离人们的视线。不过,如今的重庆轮渡,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再现眼前……

  

  去做过河船!

  山城重庆,两江汇流;座座大桥,贯穿山水。如今被誉为“桥都”的重庆,早已蜚声中外,但是,回溯到上世纪,重庆的第一座公路桥在1966年才得以飞架嘉陵江;1980年,石板坡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直到1998年,重庆仅建成4座公路桥。

  作为山水之城的重庆,穿城而过的长江、嘉陵江,将城区分隔为不同的区域,在展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给人们出行造成诸多不便。那些年的交通,虽有跨江索道,但仍难满足市民出行的要求。故此,勤劳多智的重庆人决定靠轮渡往来江水两岸,并到处建起渡口和航线,将其称之为“过河”。

  那些年,过河这个词绝对不陌生。还记得那刺耳的船笛声,一声,船夫大喊:“上客!准备开船啦!”;二声,起锚、发动以及船夫不心地又一次大喊:“还有没得坐船的!没得就开起走了哟!”;三声:“开船!”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船尾卷起一股股翻腾的白浪,向着对岸缓缓驶去……

朝天门缆车

  过河,已成为上世纪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后,重庆轮渡全面整顿,系统制定了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制度。那个时候,重庆轮渡达到辉煌顶峰,渡船数量达36艘,航线多达19条。不过,人们不叫它轮渡,叫“过河船”。顾名思义,就是过河坐的船。

  从码头沿着梯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买一张薄薄的船票,就能登上“过河船”。作为两江四岸市民过江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天早上,都会有几百号人等在河边坐“过河船”。不过,当时的船装不了那么多人,不到30米长的船身,载客量只有200多人,往往还需要在船尾加两个驳船,曾居住在大竹林一带的居民,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渡江的人

  过去的大竹林,作为水运的集中地,江边聚集了不少企业,员工达到数千人,而大竹林老街则有数万居民。要知道,在30年前,这儿几乎没有正规公路,附近也无跨江大桥,大竹林的居民要到合川、北碚、双碑、沙坪坝、解放碑等地,都要从大竹林坐过河船。

  因此,每一班过河船,都像现在的公交车一样客源不断,像现在的地铁一样拥挤不堪。每天早上,过河船5点多开航,不到10分钟就有一班。直到晚上10点,后一班才收航。有时遇到大雾天气,还只能干等一上午。不过,随着客运量不断提升,过河船由烧煤炭的蒸汽“小火轮”逐渐发展为内燃机轮船,客舱里那两把能缓慢摇头的电风扇,就这样陪伴着人们度过了过河的日子。

码头边

  彼时,上新街的大爷总爱从龙门浩坐船到望龙门,去解放碑看下棋;渝中人则从望龙门渡河到上新街,爬南山登高望远;李家沱的中,每天都要坐着轮渡去九龙坡上学……船上熙来攘往的人们,说说笑笑,有的手里拎着菜,有的提着鸭,有的刚从朝天门批发市场出来,拖着个装满货物的编织口袋。轮渡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充满烟火气。这些,都是重庆人过去的日常轮渡生活。

  繁忙

  朝天门码头!

  有船就会有码头,重庆繁忙的水上运输,孕育出了朝天门、子石、海棠溪、唐家沱等一个个具代表的码头。其中,朝天门码头作为重庆历史上早的老码头,更显热异常。

  当时,朝天门有到野猫溪和子石两条线路。野猫溪叫“横江”、子石叫“斜江”。乘船时,船票上会标明,却没人专门引导,坐错船的大有人在。再加上过去老重庆人都喊“野猫溪”为“野苗溪”,名字对不上号,出不少笑话。那时,从朝天门到子石的轮渡客流量大,高峰期间每一班就要装几百人,摩肩擦踵,拥挤程度堪比如今高峰期的红旗河沟地铁站。

朝天门码头标识
朝天门轮渡

  早些年每逢佳节大庆,这些码头可谓人满为。1997年香港回归,两江四岸放礼花庆祝,人们便乘船渡河,蜂拥至朝天门、江北嘴、南滨路看热;过年过节,码头上排队等轮渡的人,一直要排到公路上去。那时的重庆人,对于码头都是倒背如流,若不能轻易说出,都会被嘲笑一番。

  “桥都”

  引得笛声远!

  1997年直辖后,重庆迎来飞跃发展,江河之上,大山之中,座座桥梁如雨后春笋,重庆人的出行方式大为改变。数据显示,在1997年至2015年短短18年间,重庆共建成50余座跨江大桥,其中仅在2005年一年,就建成通车8座跨江大桥。重庆主城区平均每5公里就有两座跨江大桥,60%左右的市民每天要经过两座以上的桥梁,重庆“桥都”开始名扬中外。 大桥兴起的背后,却是轮渡的萧条,重庆人开始“走下”轮渡,“走上”桥梁。轮渡受载客量少、运输时间慢、天气变化等因素限制,遇到大雾还要停运,两岸之人只能隔江相望。渐渐的,曾经人声鼎沸的轮渡、码头逐渐冷清下来。

  码头轮渡

  很多时候,轮渡一个班次只有寥寥几个客人,跑一趟船的收入还不够油钱,有时甚至“放空”。多条轮渡航线因无人乘坐而停航,船只也逐渐报废。曾经著名的王家沱轮渡造船厂早已沉寂,只剩几只趸船黯然地停在河边。到2010年,过江轮渡仅剩4艘,航线已萎缩到朝天门至野猫溪、江北嘴以及磁器口至桂花园两条,后来,甚至只剩下一艘轮渡。

  为此人们不感叹,曾经缥缈的青春年少,曾经浪荡的人生起伏,还有江湖的重庆生活,都已在轮渡的消逝中慢慢淡去。曾经生活中以为的不可替代,转眼却被轻易取代。问问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没有几个人知道坐轮渡是什么感受了。

  观光游览

  重 启 航!

  然而,重庆人的心里始终都有轮渡的一抹影子,对于江水的那份感,回曾经,怎么舍得离弃。本世纪初,重庆轮渡公司积寻求转型,转变运营思路,依托于颇具的山水地貌,开始着力发展两江游,开辟了朝天门到洋人街的观光轮渡。

  游客可乘坐游船在江面游览,欣赏两江四岸美景。船只升级到上下两层的观光船,更多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增添了空调、电视机、卫生间等设施,全部按照游船标准造。同时,重庆轮渡公司保留了后一条统的过江轮渡,即“朝天门——南岸——江北嘴”的“三角航线”,票价依然是2元。

焕然一新的朝天门码头

  重庆轮渡并未消亡,从统的交通功能升级为“交通+旅游”功能,以新的发展形式继续存在。2014年金周,乘坐观光轮渡的游客单日突破1万人,在此之后,每到逢年过节,码头上更是排满了人。与此同时,重庆的轮渡人还在思考让轮渡发挥“水上公交”功能,将已消失的几十个码头重新挖掘出来,还原老渡口,将各地统文化景点串在一起,让人们感受重庆有的水上文化。

重庆缆车道

  2019年1月12日,重庆经典的轮渡线路之一,“朝天门——子石”航线恢复开航。那一天,无数的老重庆人都聚集在一起,登上轮渡,佛抓住了曾经的回忆与感;2019年1月22日,“大竹林——朝天门”观光轮渡航线的航,更是标志着重庆轮渡在新时启新航程。

  重庆轮渡,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存在,仅今年春节长,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人购票乘船,比平时多出10几倍。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乘坐轮渡能体验核心的重庆山水风光,观赏不一样的景致风采。而对于重庆人来说,渡过两江的已不再是船,而是关于这座城市的丝丝怀……

  来源:渝中重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