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清华大学委书记陈旭(左二)与清华大学化72班的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隽辉/摄
今天的你,是否碰上一点不顺心的事,便会发牢骚,嘴边挂着“我太难了”,动辄“怀疑人生”,甚至“怀疑”?
今天的你,是否对很多问题有所忧虑,但又不爱参加政活动,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些问题“冒出无数个问号”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40年前,和你差不多年纪的清华大学高材生们,也曾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只不过,他们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些问题,而是深入思考,后找到了属于青春的答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历10年浩劫之后,刚刚开启“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门。广大青年存在着失学、失业、生活没有保障的困境,思想陷入大的苦闷和茫中,陷入对的信任危机。上,也对青年很不理解,认为他们是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众声喧哗中,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后改为化学工程系)1977级2班(以下简称“化72班”)同学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犹豫彷徨,而是发扬自不息的统求诸己,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既不抒也不高调的话来。
1979年12月6日,《中国青年报》以《干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随后这个口号遍全国,响彻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响亮的青春回答。
如今40年过去,每一代青年都曾经“茫”,都曾被长辈担心“垮掉”。而任何时候,有效、不忽悠人的“解”,仍是这9个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缘起
“口号是这场大讨论的结论。”
时任化72班团支书的程宜荪回忆道,那时全班共有35人,其中员两人,团员29人。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他们带着家人和国人的期盼,怀着雄心壮志跨进清华大学校门,但“文革”刚刚结束,国家的经济状况、政状况和状况都比较差,不少同学对自己和国家的前途深感惑。
就这样,制度问题成为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绕不开的话题。
如今回忆起那段时光,化72班李继定历历在目:围绕这些问题,班级团支部组织同学进行了讨论,“当时解放思想,不扣帽子、不棍子、不记本子,不搞政说教,这样的讨论,自然引起了同学们的大兴趣,常有同学抢着发言,讨论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现行的是不是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为什么不仅不是腐朽没落而高度发达等‘敏感话题’。”
在两个阶段多轮次讨论会之后,这些同学并没有像以往政学习那样得到所要的答案,作出“主义就是好”的结论,而是提出了很多尚无结论但非常尖锐的问题。如何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使之有个结果,是当时团支部考虑的问题。于是,班级团支部要求延长讨论3个星期,增加了讨论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由于前期的讨论,很多同学的热被激发,逐渐从苦闷、叹息中走出,认识到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几代人的实践,国家的盛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李继定说。
就这样,这个口号提了出来。他们还整理和拟定了11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具体措施,包括积参加政活动,认真学好政课,甚至还有乘车给老幼让座,在公共场所自觉维持新风尚等方面。
口号提了出来,却没有停留在提口号上。
1982年,化72班35名同学踌躇满志地走出清华园。李昆明作为其中的一员,后一头扎进地处偏远的国营272厂,成为第二代核工业人。
相比于第一代核工业人在原子研制中攻坚克难,第二代核工业人面临着“保转民”调整的巨大挑战。在企业初入民用产品开发的阵痛期,职工的思想状态不太稳定,当时已从技术员一步步走到委书记岗位的李昆明迎难而上,扛起自己的责任。
“我那时就觉得自己要起到作用,做思想工作,要吃得起苦。这时我就会想想口号!做好自身,作表率,因为这是国家需要,这是的工作,必须要自己去做。”李昆明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在化72班,像李昆明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从未忘记对国家、对的庄严承诺。37年来,有28人扎根祖国大地,在海外的同学也以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着国内的发展,9名同学一直投身于我国的核工业事业。“建设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这些中国青年来说,是激励,是约束,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接力
这个纯朴的回答,也穿越了时代。
1987年,又一批“化72班”的新生来到了清华园,带着同样的班级名号,10年“轮回”后的化72班同学,时常调侃自己是“转世灵童”。
“那时,我们一入学就知道学长们的化72班有着殊的意义。不论是系里的老师还是领导,看到我们就‘眼睛放光’,对我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陈靖是这个班上的一员,如今是清华大学核化学化工研究室主任。
1992年从化工系本科后,陈靖来到清华大学核研院,在核化工领域深耕,“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高放核废物的小化,虽然还没有做成,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从没有想过要放弃,一直在努力做着。”
在他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精的一种接力。“这个话非常朴实简洁,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听得明白,但是内涵非常丰富。”陈靖说。
40年来,这句话串起了几代“化72班”青年的奋斗之路,放眼全国,无数青年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它。
1997级的化72班同学解峰,如今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委副书记。这两天,他们班的微信群里又开启了一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理解不尽相同,从中体会出自力更生、只争朝夕的自精,行胜于言、埋头苦干的拼搏精,三省吾身、推己及人的厚德精等。但说老实话,我们当时的体会并不深刻,而是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深深地影响和塑造。”解峰说。
解峰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同班同学,也默默地用行动践行着20年前的那句口号。
这位同学读博士期间在北京结了、买了房,作好了一切留京的准备。但2006年,这位同学在前的春节回家亲时,发现家乡多年没有变化、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人才——即便有人考了出去,考上重点大学,回乡建设的也十不足一。于是,这位同学卖掉北京的房子,与妻子一起回到云南,到昆明理工大学任教。
当老同学问起,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这位同学说,“我虽不才,愿做颗螺丝钉,回来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也算为家乡贡献微薄之力吧!”
这个回答,像了40年前的那个朴素的口号。
发扬
随着90后、00后进入大学,这句口号能否继续成为解开当下大茫和困惑的?
5年前,一场“PX百度词条保卫战”,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递到了90后。
2014年3月,国内一芳烃项目引发风波。与此同时,有网友将百度百科上关于“PX”的介绍由“低”悄然改成了“剧”。尽管又有网友对意篡改行为进行更正,但连续几次“复争抢”,又被人改成“剧”。
这一况引起了几名清华化工系90后的注意。那几天,PX词条复复被修改了36次,终,PX词条被百度定在正确的版本,以清华化工为的词条捍卫者,获得了胜利。
2017年入学的化72班同学郭子豪,刚入学时,也曾不只一次地感到茫与焦虑:“未来应该选择何种职业?”“我们能为创造多大的价值?”
在今年的学风大讨论中,郭子豪所在的班级围绕“怎么学、学什么、为谁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将学习目标落脚到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对未来,固然会有茫与焦虑,但我们都有十足的信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近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和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承办、中国青年报社协办的纪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提出40周年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委书记陈旭表示,这句口号看起来简单易懂,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甘于担当的自觉、矢志奋斗的决心、勇作表率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陈旭说,这句话与清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行胜于言”的校风和注重实干的优良统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契合了国家需求,回应了时代呼唤,符合了青年点,因此具有大而持久的生力和播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5400余名清华师生参与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别值得一提的是,由3514名清华师生组成的“伟大复兴”群众游行方阵,簇拥着习近平总书记巨幅画像和标语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师生自发喊出“祖国万岁,青年加油!”的响亮口号,再次喊出了新时代青年的“音”。
在陈旭看来,虽然时代不同、际遇不同、年龄不同,但是包括清华学子在内的一代代中国青年身上那种爱国爱民的真挚怀、昂扬向上的人生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追求卓越的精品格,始终薪火相、生生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