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一是开通工业企业"绿通道"。推行工业园区企业登记、年检“帮办制”,制定《工商登记问答手册》,通过推行上门年检和预约年检、重点项目实行无缝对接和跟踪服务等方法,方便企业准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新兴行业、业态先行先试,还将在麻柳沿江开发区启动企业远程申请受理新模式,对资料齐备的企业一个工作日内办结营业执照。
二是增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对工业企业开展延时服务、预约上门服务、预约节日“三预约”服务制,在公路物流基地、经济园区、麻柳沿江开发区各确定一名工商联络员,制作服务卡片,确保企业与工商部门联系畅通。同时,实施商标兴企、商标富农战略,引导企业注册商标和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增竞争力。
四是支持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在各园区建立“红盾服务站”,整合包括登记注册、监管、动产押、浮动押登记在内的工商服务职能,加大工业企业以知识产权、股权、动产所有权等押融资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
五是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运用12315网络及时受理企业被冒、侵权的申诉举报,每季度发布一期《企业维权信息》;加大企业行政指导,支持企业跨区域维权。对非品、食品生产的工业企业第一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违不罚制度”,免于行政处罚,采取行政建议书指导、告诫;对未造成危害的“两虚一逃”违法行为原则上责令限期改正;慎用吊销营业执照执法手段,指导完善年检手续。
六是加部门联动。继续开展好工业企业清查,与经信委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每季度交换工作况和信息。该局还于3月中下旬,与龙州湾街道、花溪街道、公路物流基地、经济园区、麻柳沿江经济开发区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七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登记、年检和专项整等行政管理活动中,要求工商干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杜绝收费、检查、罚款、摊派等干扰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行为。(巴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