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城乡居民合作保险(以下简称居民保)与大家息息相关,目前2020年的缴费工作已启动一段时间。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还是对诸如“筹资标准为何产生变化?”“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住院报销要设起付线”等问题存在疑惑。近日,市保局针对市民提出的一些焦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释。
1
为什么要提高筹资标准?
和今年相比,我市新一轮城乡居民筹资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同步增加30元/人。这是因为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的自然增长和新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成本增加,报销待遇提升,保支出也在逐年增加。按照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为了避免收不支,财政补助在逐年增加,居民个人缴费也需要提高标准,保险才能正常健康运行。
2
居民个人缴的钱到哪去了?
个人缴纳的保费,目前一部分作为门定额资金,2020年为50元,用于自行购;另一部分作为门统筹,2020年为200元。参保人在基层机构(含村卫生室)门就可以报销门统筹费用。
因此,个人缴纳的保费都用在了解决参保人员门费用报销上。门统筹余额将纳入统筹基金管理使用,而支出较大的住院及中的重大疾门费用报账资金,主要从各级财政投入资金中解决的,并不是城乡居民个人交的钱。
城乡居民缴纳保费,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广大城乡居民的互助共济意识,需各方积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群众就需求。
3
缴费后当年不生吃亏吗?
既然叫合作,其本质就是相互协作、互助共济,大家要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形成共同缴费,风险共担的意识。国家实施城乡居民保制度后,参保人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小拖、大扛基本得到缓解。通过居民保资金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减轻了无数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为居民保参保人每年交费参保,不吃亏,不仅为自己的健康投了保,还可以帮助其他生的人。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现在用我们的钱去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一天我们也生了,也同样有无数人在默默地帮助我们,充分体现了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
为什么住院报销要设起付线?
设置住院起付线的目的是要防止小大、门住院化的问题,避免保基金浪费。一、二、院为什么报销比例会不一样?越在基层院报销,比例越高,在院报销比例低一些。
这些是根据国家推进分级制度需要而设计的,更好地引导广大参保居民小在基层院、一般疾不出区县、大到院,防止院人满为。因大住院发生费用后,通过大保险政策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引导大家合理选择就院,形成良好的就秩序,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5
居民保基金到底用到哪去了?
居民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降低群众费用负担。保基金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包括提高了住院报销封顶线,中报销比例提高10%;推行了城乡居民保大保险制度,不断完善、逐步扩大保目录范围; 推进改革,实施一系列保支付改革措施减轻者费用负担;实施保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了倾斜政策,以及城乡居民高、糖尿者纳入保障范围,享受“两”门用专项待遇等。
6
保基金如何监管?
针对大家关心的基金监管问题,保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保基金监管,采取线上的智能化监控和线下的双随机抽查并行,重点抽查,拉网排查,对定点机构实行总额控制预算及指标考核,接受举报投诉,开展区县间交叉检查,加部门联动等综合监管模式,建立投诉举报励机制。
目前重庆正在开展击欺诈骗保专项理“百日攻坚”行动,对骗保行为将重拳出击,实行“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市保局表示,欢迎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对违规骗取、套取保基金的单位和个人向保部门投诉举报,形成全民监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保监管态势,共同维护保基金安全。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