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爱好者两年内激增十多万 滑雪场收入连年翻番
滑出美好“钱图” 重庆冰雪产业迎来风口?
重庆动滑雪俱乐部户外活动 受访者供图
滑雪运动受热捧
本月初,重庆部分高山地区开始下雪,各大雪场也相继开放。随着冰雪运动的“西扩南展”,滑雪这项看似离南方人很遥远的运动却在重庆迎来新的生机。
重庆社体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重庆冰雪爱好者已经由去年初的不到万人发展到如今13万人。此外,今年雪季开始以来,“滑雪”关键词旅游热度上涨21.7%。滑雪已经成为游客冬季出游的热门选择之一。对于众多南方游客来说,在居住地周边就能滑雪,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而是一种新奇又充满挑战的旅行体验。
市场有多火? 滑雪场收入成倍增长
近年来,重庆不少雪场的热度和人气都在不断攀升。
2017年冬季,仙女山室外滑雪场举办了届西南地区冰雪运动会。仙女山景区经理肖庆彬告诉记者,开幕会当天,到现场的游客就达到2000多人,仅当日就带动景区增收7万余元。
记者从仙女山景区采访时了解到,仙女山滑雪场面积5万平方米,从2003年开始正式经营,近年来的热度一直在增长:2016年,到仙女山滑雪的人数约4万人,景区滑雪收入430万元;2017年,滑雪人数翻番,滑雪收入也达到了880万元;2018年接待滑雪人数近14万人,收入近2000万元,仅2018年春节期间就接待了滑雪游客6.25万人次。“接待人次和滑雪收入每年都是成倍在增长。”仙女山景区经理肖庆彬透露,这些还不包括所带动相应周边酒店、运输、餐饮等方面的收入。
重庆际华园滑雪馆是重庆主城唯一一家室内滑雪馆,也是离重庆人近的滑雪场地。记者采访时获悉,滑雪馆2018年8月开业当天,就迎来火场景,近4000人进场体验,“不仅是重庆本地人,包括周边达州、遵义的游客也纷纷前来体验。”重庆际华园滑雪馆相关负责人透露,初步统计到2018年年底,总共接待滑雪人次2.2万余人;2019年截至目前,接待戏雪、滑雪人次超6万人。
市场怎么做?
造“滑雪+”一站式服务
重庆嵩悦旅游有限公司在丰都投资了南天湖国际滑雪场项目,2017年12月雪季对广大中外游客开放,这也是西南专业的滑雪场之一。据悉,滑雪场选址设计邀请的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加拿大Ecosign公司操。雪场雪道面积60000平方米,现已开放高级道1条,初中级道4条,拥有高山缆车1条,毯3条,造雪机14台,雪车1辆。按照规划,建成后的滑雪场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大的4S级及以上等级滑雪场,同时具有承办国际专业级赛事的资格。
“雪场设有初、中、高级三个级别的滑雪道,可以满足不同的滑雪需求。”按照重庆嵩悦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嵩的想法,就是要让重庆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真正的专业滑雪场,让这里成为重庆人自己的滑雪启蒙地。
目前,南天湖已经造出“滑雪+教学+戏雪”的一站式服务。王嵩还谈到,雪场去年和地中海俱乐部合作,成立南天湖国际滑雪场地中海俱乐部ESF滑雪学校,引入法国国立滑雪学校(ESF)国际化教学课程及教练团队。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重庆每个滑雪场几乎都配备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同时推出更多休闲类玩雪项目。比如除了常规的滑雪产品,重庆际华园还造了滑雪学校,与各滑雪俱乐部合作,推出成熟的各阶段教学产品;南川金佛山邀请的哈尔滨专业滑雪团队指导,同时在今年新增了拉雪橇等项目。
重庆这些地方可滑雪
际华园(渝北)、仙女山(武隆)、金佛山(南川)、摩围山(彭水)、红池坝(巫溪)、茅草坝(奉节)、安坝(城口)、南天湖(丰都)、白天池(石柱)、奥陶纪(万盛)……
相关
滑雪能带动周边产业增长
滑雪场的人气攀升也能带动当地的旅游收入以及滑雪装备销售等增长。
带动旅游收入:人均消费300元
仙女山景区经理肖庆彬透露,一般游客来雪场,会待上两天左右,不算滑雪费用,住宿和餐饮以及带动的其他周边旅游消费等人均300元。
在南天湖国际滑雪场建立之前,厢坝村当地村民只有夏季两个月的农家乐经营期,春秋多雨天气,冬季没有好的项目支撑,很多年轻村民长期在外工,家里多为留守老人。雪场建立以后,厢坝村增加了冬季项目,扩大了南天湖景区的知名度,现在的游客也越来越多,“2019年元旦三天仅南天湖国际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量就超过4000人次,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提高”。
王嵩介绍,目前雪场员工基本为当地村民,直接带动当地就业接近200人。“周边的餐馆、农家乐在雪场开业前,就着手备货,雪季期间生意非常好。”他谈到,雪场间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长,使很多外出工的村民回到家乡做起了生意。据透露,今年雪季期间,雪场预计接待滑雪游客8万-10万人。
滑雪装备销售:一年可卖数百万
除了带动旅游收入,滑雪所带动的还有装备的销售。
重庆动俱乐部是重庆第一家滑雪俱乐部,负责人沈先生告诉记者,2017年1月他们开业的时候,就是主要从事滑雪装备销售,“从销售额来看,确实在稳步增长,初一年只能卖几十万,现在一年装备销售可以卖数百万。”他透露,滑雪装备的一个点是装备单价高,行业利润低。不过在他看来,销售额增长背后则是重庆滑雪市场不断火热的一个缩影,“我们开业第一年会员不超过100人,现在的付费会员就已经有500人。”沈先生说,这还不包括普通的滑雪爱好者。他谈到,现在俱乐部不仅配备了10名专业教练进行培训,一到冬季每个月还会组织会员去外滑两次。“重庆人不滑雪,重庆人滑不好雪都是误解。”他透露,现在俱乐部会员99%都是重庆人,本地滑雪圈还在不断扩容。
纵深
多元化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差异化冰雪品牌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我市滑雪产业正迎来好的发展时期。
丰都南天湖国际滑雪场是重庆嵩悦旅游公司投资造的第一个滑雪项目,王嵩表示,第二个投资12亿元的巫溪红池坝天子山滑雪场项目也正在建设中,这也是按照四季滑雪小镇的模式在造,同时也将是西南地区大的滑雪场,预计明年底将与市民见面。
记者了解到,按照《重庆市人民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重庆将因地制宜造“三山三坝一湖”(仙女山、金佛山、摩围山,红池坝、茅草坝、安坝,南天湖)冰雪运动带,创建3—5个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为的市级冰雪产业基地。支持滑雪、滑冰等有群众基础的冰雪项目发展,鼓励建设室内滑冰场、滑雪馆等冰雪场地设施,扩大冰雪运动参与人群规模。
重庆社体中心冰雪部部长张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社体中心每个月都至少有一次冰雪活动。滑雪产业的升级同样离不开赛事,她透露,明年市运会还会次增加雪上项目。张歌表示,现在重庆的部分滑雪场在定位上也有转变,既有,同时兼具竞技,对滑雪这项运动也有助推。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罗兹柏认为,拉动身处南方的重庆冰雪产业发展,是一场城市营销,也将成为形象和品牌的展示。作为南方城市来说,可以往地方方面下功夫。此外,除了雪场本身之外,围绕冰雪旅游展开的吃、住、行、游、娱体验,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重视。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滑雪产业需与度产业、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以运动休闲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才能带动多元化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各地差异化的冰雪品牌。”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 记者 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