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开幕
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落地见效
会议现场
昨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会期4天。记者从重庆市人民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况的报告中了解到,我市多部门先后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主城区大气污染公益诉讼等系列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有力击和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罪行为。
据了解,2018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作出行政处罚7100余件、罚款5亿余元。市有关部门配合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罪案件900余件,涉及1500余人;配合审判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罪案件820余件,全市严惩重罚的态势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由试点期间的市层面,扩大至全市38个区县、两江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构建起“1+40”的市和区县两级赔偿权利人共同索赔工作模式,确保环境资源案件各类赔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落地见效。
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针对“两法衔接机制运行不够顺畅”的问题,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和监督网络平台,其中包括“两法衔接”子系统。平台建成后,将进一步畅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渠道,缓解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有案难移等问题,实现“两法”无缝衔接。
在昨日举行的分组审议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成员还对《重庆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修订草案)》、《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修订草案)》等进行了审议。(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