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央红红一团到綦江作战示意图
《渔家傲·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
第一次大“围剿”胜利后,毛泽东把缴获张辉瓒的一块怀表给了王良。
原红四长王良。
国家级非遗——永城吹
重庆市树是桷树。
綦江东溪古镇拥有全国大的桷树群。据不完全统计,境内至少有5000多棵桷树,其中百年树龄以上的有300多株,三百年树龄以上有129株。
綦江开设农民版画体验课堂,让这门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这是一颗镶嵌在渝黔边境上的明珠。这里分布着全国大的桷树族群,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汽车变速器等共和国工业史上“八个第一”,这里有西南地区大的煤炭产业基地。
这是一处文化积淀深厚的沃土。这里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农民版画之乡,这里是全国僚人遗迹保留完整的地方,这里曾是大韩临时的驻地。
这是一个家必争的要地。这里是中央主力红经过重庆的唯一区县,这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南中的要冲,这里是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征战的重地。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在这里邓小平作出了将綦江、巴县、长寿三县划归重庆管辖的决定,在这里朱德专程视察过工业发展,在这里走出了王良、邹进贤等著名英烈。
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造升级版。綦江这方发展的热土,正高唱改革发展之歌,昂阔步迈向远方。
1924年2月,贺龙担任四川讨贼第一混成旅旅长,在与北洋阀吴佩孚作战后,率部从成都向黔东撤退,借道东溪。
当时,占据东溪的匪曹天全以为贺龙要抢他地盘,准备率拦截,并以枇杷山为依托,在东溪摆开架势,阻挡贺龙进入东溪。为了避免引起战端,贺龙以超人的胆略,引数骑直奔曹营,与曹天全进行谈判。慑于贺龙的声威,曹天全只好让道。贺龙觉得曹天全为人还算爽快,便送了500条给他,贺龙人马不进东溪场,从场背后小路绕过,留下不刃的佳话。
贺龙走后,在东溪太平桥约200米的地方,人们立了一块“撫我孑遗”碑,但是“撫”字下面的四点少写了一点,意在表示曹天全本人在“撫”恤东溪百姓还确实“差一点”,与贺龙的胆略相比,也确实“差一点”。
195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副书记、西南区司令员的贺龙一行从云南、贵州检查工作回重庆,意安排在东溪停留。
拾阶而上,深巷人家;古道阡陌,民风纯朴。630多年“高龄”的太平桥旁,5000多棵桷树环绕;桥树相映,千般婆娑。想到早年征战于此,贺龙对古镇风尤其赞赏,连连称赞“綦江是个好地方”。
其实,贺龙元帅十几岁时就与綦江结缘。他跟着叔父、三姐夫赶骡马、运山货往返于湖南贵州之间,经常路过綦江赶水镇沐泽河一带。此次故地重游,他还向随行人员讲起当年与曹天全的故事,并决定再到枇杷山看看。当地同志以路难走劝阻后,贺龙用望远镜观察了地形,不感叹道:用当时的,很难把曹天全驻守的枇杷山下来。
王良:天怒气冲霄汉
在中国人民革事博物馆,珍着一块普通的怀表,它见证着中国革的光辉历史,记录着重庆綦江籍革烈士、原红四长王良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王良是红建初期的著名将领,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王良,1905年8月5日生,綦江区永城镇人。1926年9月考入埔校第5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进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革根据地。1927年9月,王良参加三湾改编,由见习参谋升任中国工农革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九连连长。1928年8月,担任红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的王良,率部参加洋界保卫战,创造了红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毛泽东听到胜利的消息,欣然题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早已森严必垒,更加众志成城,洋界上声隆,报道敌霄遁。”
1929年1月,王良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踏上了前往赣南闽西的征程。同年12月,红四到达上杭古田镇,王良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对红革根据地实行第一次大“围剿”。王良坚决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率红十师东渡赣江,退守革根据地,待机歼敌。
1930年12月30日,王良率领红十师担任对龙岗西北之敌的攻击任务。他指挥所部迂回敌之侧后,配合兄弟部队发起猛攻,全歼国民18师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余人,缴获各种支9000多件,并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红第一次“围剿”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朱德决定,把缴获张辉瓒的怀表、钢笔嘉给王良。王良激动地表示:“我要带着它到中国革的后胜利。”毛泽东挥毫赋诗,留下了“万木霜天红烂漫,天怒气冲霄汉”的壮丽诗篇。此后,王良一直把这块怀表珍在自己身上,并带着它参加第二、第三次“围剿”;带着它走南闯北,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屡建奇功。
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长。同年6月13日,其率红四奉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不幸壮烈牺牲。临终前,王良艰难地从怀里掏出毛泽东、朱德励给他的怀表、钢笔转交给了政委罗瑞卿,并嘱咐罗瑞卿要将革进行到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王良的遗物被转交给中央。此后,记录着烈士显赫战功的怀表,一直存放在中国人民革事博物馆。
重庆早的中共支部
在中共重庆地方史上,1926年1月24日綦江地下支部建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綦江地下支部,是重庆市建立的早支部,也是当时全川建立的早四个支部之一。
綦江地下支部建立后,迅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革活动,至1949年11月綦江解放,先后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革斗争。其中有重大影响的革活动就有10多次,如1926年春夏之际发生的“东溪米案”、1927年“3·31”惨案后领导发动的“剿赤斗争”、1929年夏领导开展的武装捐斗争等。这些斗争,沉重地击了国民动派的嚣张气焰。
在革斗争中,綦江地下组织也得到了发展壮大。从成立至1927年春短短一年,员人数就由9人发展到60多名。至1928年,綦江地下组织先后由支部改支、改县委。至1949年11月27日綦江解放,境内员人数发展到358人,并培养出邹进贤等著名革英烈。
中央红到綦江
中央红长征两万五千余里,纵横十多个省市,而转战重庆綦江,是长征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节点。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攻占黔北重镇遵义城。中央决定召开政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为了严防川进,保证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一团红一师攻克娄山关,于1月10日攻占了桐梓县城。随即,红一团派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和綦江方向推进。1月15日,红一团一师二团进驻素称事要地的綦江羊角,扼守尧龙山下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的川和贵州盐防。
1月21日,红一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以及团长林彪、参谋长左权、政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和镜塘,于当天下午到达石壕。1月22日凌晨,部队开拔,经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赤水。
中央红在綦江期间,纪律严明,秋毫无,深得群众拥戴和赞扬。石壕至今流着一歌谣:“石壕哪年不过,过百姓不安宁,唯当年红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綦江是中央红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为中央红实现伟大转折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是三大主力红在重庆活动的重要节点。中央红长征过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綦江是保卫遵义会议的前哨和重要屏障;中央红长征过綦江,为四渡赤水制造了重要战机,綦江是四渡赤水的战略节点,在此奏响了四渡赤水的序曲。
非遗名片
农民版画 永城吹 横山昆词
綦江农民版画蜚声中外,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作为重庆市的城市文化名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从1984年开始,綦江农民版画先后应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参展参赛,600多幅佳作被国家博物馆及个人收。上世纪80年代起,綦江农民版画正式列入了中小学课程。
綦江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文化遗存远不止农民版画一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历经几代变更和承,綦江流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以及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俗一一崭露头角,横山昆词、石壕杨戏、綦江民歌等纷纷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永城吹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綦江人津津乐道,为之骄傲的民间瑰宝。
风景名片
古剑山 横山 老瀛山
“避暑何须东奔西走,綦江纳凉应有尽有”。从“过境游”转变为“目的地游”,一趟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项目可玩的綦江之旅,正在让八方游客“想来、想留、想念”。
古剑山突出“运动体验”核心概念,造国家休闲健身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区;东溪古镇突出“移民文化”主题,造全国古镇旅游品牌;老瀛山突出“科普体验”主题,造多功能主题游乐公园;横山凸显避暑养生,着力造健康颐养、休闲度的康养小镇……目前,綦江已成功造古剑山、老瀛山两个4A级景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东溪古镇,2个市级旅游度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綦江就像一个法师,总能出其不意地给人惊喜。
饮食名片
北渡鱼 牛肉干 饭遭殃
五香味牛肉干、灯影牛肉、白汁牛肚、双椒牛柳、火牛脊等,这个光听菜名就让人味蕾动、吃起来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就是来自綦江的老四川牛肉干系列。这个生产家喻户晓、享誉全国的“老四川”牛肉干的重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老厂房就位于綦江区古南街道新山村社区80号。80多年过去了,“老四川”牛肉干也由当初的小食摊发展为一家集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为一体的著名品牌企业,以其有的味道领风骚80多年。
麻辣鱼的热霸气、酸菜鱼的酸爽直白、番茄鱼的糯甜回甘……北渡鱼的三种味道像了人生,品尝綦江味道,没有它不行。而綦江的安稳羊肉、“饭遭殃”辣椒酱、赶水“草蔸”萝、横山贡米、石壕糯玉米等美食,也美不尽言,声名远播。
本版文图由綦江区委宣部、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