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今年来,梁平局以商事制度改革、商标品牌保护、微企兴农等工商工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新发展市场主体3778户,总量达4.65万户。其中,企业8030户含微企462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42户、个体工商户37450户。
一是紧扣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两证整合”基础上,稳步推进“三十一证合一”改革,将名称核准和登记环节合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变更、注销权下放到基层工商所,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成本;与中国银行等4家银行签订“银政合作”协议,依托乡镇68个银行网点,为新办企业提供从发照到开设银行账户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与工商部门“零见面”、“一次都不跑”;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服务机制,破地域限制,工商登记实现“就近办”、“全域办”,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五个工作日内完结。
二是紧扣重点项目,全力开展商标品牌保护注册。紧扣全区“百里竹海”、“双桂田园”等重点旅游文化项目,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对当地重点产业、名优产品、地域地名、重点项目进行商标确权保护。累计收集需保护商标171件,成功注册近100件保护商标,上半年,新增注册商标475件(其中农产品商标89件),全区累计有效商标4592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与市场主体总量比值为9.93%(每10户市场主体拥有1件商标);新增“和林生姜”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11件,位列全市第6名。
三是紧扣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微企孵化平台。从2017年10月开始,紧扣全区“全域旅游”中心工作,从市级下拨的微企发展历年结余资金中拿出400万元,全力造竹山镇“竹海人家”、蟠龙镇“稻香人家”、荫平镇“柚乡人家”3个微企孵化平台。目前,“竹海人家竹家乐”微企创业园已具相当规模,共发展竹家乐45家,生意超火,“竹韵”竹家乐高峰1天接待近50桌游客,“土墙院”竹家乐2个月收入超去年一年,先后被《中央电视总台新闻联播》、《重庆卫视新闻联播》、《重庆日报》专题报道。(梁平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