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名称登记效率,经开区局“三结合”为企业开通名称登记“绿通道”,有效缓解企业广泛映的取名难、核名难问题,助力辖区企业名称核准便利化。
一是广泛开放与集中宣相结合。结合市局“开放企业名称库”文件要求,广泛宣市局开放企业名称库利好政策,提醒企业自主查询和预先查询。借助创业者到窗口办理事务的时机,在核名窗口放置政策宣单、发放流程操作指南等方式加政策宣,由核名人员负责专业讲解,实现操作流程全告知。组织召开专题政策宣讲会,从核名名单中针对地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和工商代办人员参会,详细解答政策细则和操作流程,现场演练网上名称自主查询和申报流程,确保参会人员会用、熟用该系统。
二是按规办理与沟通协调相结合。根据总局、市局文件规定,限时做好审查审核。进一步深入学习《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重庆市内资市场主体名称登记审核参考标准》等文件,严格按照现有规定、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名称核准,按行业分类的门类、大、中、小类进行检索,做好核名查重、审核和信息录入、流程调整。针对企业名称构成中的疑难问题和殊规定把握不准之处,及时请示市局,做好解决方案记录,以备经验参考。对于招商类企业名称,存在字号用语不恰当或者同行业中已有字号相同或近似的名称等况,及时咨询市局意见,做好与招商团队、企业沟通协调,在符合现行名称登记规定的原则下,尽可能满足招商企业的核名愿望。
三是自由裁量和精细服务相结合。及时分类处置,做好细致化服务。在现场核准中,当场受理,一次讲清,限时办结,节约企业办事成本。对于文化程度不高、不了解政策的办事群众,讲清、讲细名称构成要素、规范,确保群众一次填对。在外网核准中,针对上报的名称构成不当、经营范围不明确等况,一次写明、写细驳回原因;对于复报送名称仍不能通过,及时写明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对于多次写明企业仍不能理解的,建议现场办理,以便对口指导。针对微型企业中字号易重的商贸、文化创意类,复上报仍不能通过,通过向申报企业建议更换近似字、推荐不常用字或者帮助取名字等方式,促进企业核准名称顺利通过。(经开区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