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一是健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门设置涉生态环境法律咨询窗口,每天安排值班律师坐镇,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推行服务平台“一窗办多事”,整合服务职能,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申请事项办理更加便民高效;用好“12348”微信公众号、重庆村居法务APP、渝快办等服务平台,实现请律师、办公证、求法援、找调解、寻鉴定等服务事项线上“一站式”办理。
二是优化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将因生态环境损害造成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开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对因生态环境损害致残的群众可持残疾证即时提供法律援助,落实好免审经济困难状况政策,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渠道多维度的法律服务。2023年以来,共受理涉生态环境法律援助案件1件,接待法律咨询22人次,群众回访满意度达100%。
三是不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播放广播、悬挂宣传标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方式和微信、互联网等现代新媒体宣传手段相结合,积极宣传《法律援助法》援助事项和援助范围,让更多因生态环境损害而侵权的弱势群众能了解并运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实效。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办专题讲座38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