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渝中区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专家指导会。
3月20日,渝中区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渝中区已全面完成试点区域59处普查资源的野外调查工作。其中,复查文物40处,新发现文物线索19处。目前,普查试点工作已转入数据录入、校验、审核等内业工作阶段,预计将在本月底前全面完成普查试点工作任务。
据悉,渝中区作为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的十三个试点县(区)之一,于2024年2月启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普查试点工作。野外调查阶段,普查队引入数字化科技手段,对文物建筑坐标定位、测量测绘、三维建模等文物基础信息进行采集。
指导会上,普查队汇报了野外调查工作中,普查标准规范、普查系统和采集系统的测试情况。大家表示,此次普查试点工作的计划方案和技术路线具备科学性和操作性,但也存在矢量图绘制板块底图较模糊、文物登记表分类选项不完善等不足。为此,区四普办将及时向市四普办反馈问题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为顺利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实地调查打好基础。
同时,专家指导组还就野外调查期间采集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新发现文物线索,进行名称确定、类别划分、保护级别、保存及使用情况等基础信息的审定,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下一步,渝中区将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完成此次试点工作的数据审核、提交及成果汇总,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示范、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