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涪陵石沱发掘出土的宋代省油瓷灯
文物不仅能说话,还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宋代的“黑科技”——“省油的灯”。
1998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在涪陵区石沱镇发掘出土了一盏宋代省油瓷灯。在涪陵区博物馆内,记者看到,这个省油灯灯体瓷质圆形如坦口碗状,乍看与平常用的油灯没有什么两样,但那腰部的小孔却有不一般的效用。
涪陵石沱发掘出土的宋代省油瓷灯
涪陵区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李振文介绍,由于在烧制过程中,陶瓷的膨胀系数不好掌握,因而省油瓷灯制作起来不太容易,不像碟形灯盏那样简单。他说:“省油灯是巴蜀地区特有的一种文物,他展现了巴蜀人民的智慧。它的碟壁有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扬嘴,是用来向夹层中注水的。注水后,夹层低温的冷水就能降低上层灯油在持续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并会不断吸收灯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避免因油温过高而致使灯油急速蒸发、快速耗油,最终达到省油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燃烧所产生的烟灰。”
这个“黑科技”曾让著名诗人陆游念念不忘,他在《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中对省油灯做出了详细的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灯檠法,高七寸,盘阔六寸,受盏圈径二寸半,择与圈称者。”可省油之半,便是对这“黑科技”含金量的肯定,在他的记录下,省油灯为天下人所知晓。(文图/记者 冉冉 实习生 陈书鹏)